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

从个人主义谈起(六):谢师宴

,从宀(房屋),从晏(女子会过日子,“晏”本是会意字);晏亦声。字和声旁同音。换言之,宴是会意兼形声字。本义为安。何谓“安”?安,女子安居室内,是会意字。安有平安、平静、使人安心、装置、安置等意义。
,从帀(古字同匝,四周的意思),从堆,是四周密集成群的意思。换言之,师是会意字。师有军队、现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传授知识的人、仿效等意思。
,从言,射声。谢为形声字,有表示感激、认错、推辞、凋落等意义。
颜色字倒念上去,就是谢师宴。为何不按次序排?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宴固然排第一。师是宴的主角,就屈居第二。至于到底“谢”什么,还是个未知数,不到最后一秒钟也许还弄不清楚是要感谢、认错还是要推辞,所以谢只好垫底。

马大文学院的中文系把谢师宴列为“系的特色”之一,因为根据该系的宣传稿,其他系并没有类似的年度宴会。我不清楚马大文学院其他系或其他学院有没有举办这类“告别会”,不过据我所知,Mahkota 的经济学院和社会科学与人类学院年年都举办“毕业生招待老师”的吃喝会。
Mahkota里,一般的吃喝会有马来糕点、咖哩+鸡或鱼、任当肉(除了猪)、乌兰(一种马来沙律)、咖啡和/或奶茶、矿泉水或白开水等。会前有音乐助兴,吃喝之前会有司仪说出感性的话,再以一首班顿结束。会中,老师和老师谈天,学生和学生谈天,也有老师和学生谈天。间中有学生致词,对三年的学习生涯表达无限的怀念,对老师有无尽的感激。一些在场的老师也无可避免地回应,称赞学生好学,即使学生不交作业,此时也被当作“顽皮”而已。情况让人回到中国汉代,一篇篇歌功颂德的辞章随着丰富的感情或激情触动多少人驿动的心,洪亮的声音绕梁三日,简直是当代文学主流赋的复活,甚至(套用现代话语)比汉赋还汉赋。当然,场面会逐渐逐渐地精彩:有些学生会泪眼盈眶,有些会柔情万千;有些老师也眼角泛红,有些静坐沉思。最后,杯盘狼藉。部分师生在一片互道珍重中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家”。

若把马大文学院中文系的谢师宴与Mahkota的做比较,可有何特别之处?

个人 不喜欢参加谢师宴,但是不抗拒叙别会。这两种有何分别?谢师宴,顾名思义(抽取如开头对每个字的字源所解释的但适合的),就是对于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传授知识的人表示感激或认错而办的使人安心的群会。当中又存有(学生)“仿效”(老师)的群体活动的意思。换句话说,假如平时学生都不“仿效”老师,又如何感激老师呢?再换个角度说,如果向来老师都没有办法给学生“仿效”(做榜样的另一种说词),那么学生要怎样感激老师呢?谢师宴是群体活动(一个会),是所有学生感激所有老师的群会。假设部分老师不像老师,或者学生不像学生,那么举办这个群会会有意义吗?三年的学习生涯,难道某学生不会对某老师产生怨言吗?难道每个老师都对每个学生看得顺眼吗?何况,在筹划一个宴会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不会“擦出火花”吗?当个人要求另一个个人写“老师印象记”时,也许有人真的不知如何下笔,脑细胞可能死了千千万万个。如此把所有的老师和所有的学生聚集一堂,当中“必定/可能/或许”有假惺惺、假情假意、惺惺作态等等化学情绪作用,整个会也必定(这里没有“可能”和“或许”)是花言巧语的多,那么这种情况跟与马国首相聚首又有何分别?
至于叙别会,因为没有冠上“宴”倒不一定非要吃喝不可。叙别是话别,临别时,学生可以敲一敲老师斗室的门,道一句珍重,总胜于酒肉肠中过。如果有时间,几个死党可以跟老师聚在一起谈心,这都是叙别会了。

无可讳言,几十年前我念中学时,也曾对某些老师不满;其中被同学们称为“黑皮”的科学老师,不学无术而用30天教经纬线的地理老师、被判为狗眼看“文”低的副校长等,更是得不到我的尊重。当年,中学并没有谢师宴,但是有毕业宴。偏偏毕业宴就是学生出钱请所有的老师的群会,我身为高三毕业班总财政,不出席可说不过去吧?哼,我就是不参加。有同学批评,“难道为了几棵杂树,你要抹杀了许多梧桐树的功劳?”我认真地回答,“我将一辈子用我的智慧来感谢良师益友,但是绝不把时间花在吃喝玩乐上。”一场毕业宴结束了,留下的仅仅是杯盘狼藉。我个人坚信良师不稀罕我请他一顿饭,却在意我能不能堂堂皇皇地做人。
我怀念的老师挺多,还联络上的话,我会寄张贺年卡给他;联络不上的,我尽量仿效他。
教师节将近,我怀念的老师不少,其中我最想念的是在北方小岛上一直帮助我学好中文的张韵兰老师。古文有进步或文章达意时,张老师给我的奖励是带我到槟岛的浮罗池滑,那里有间Tip Top蛋糕店,我们就在那儿吃冰激凌。成年后我到槟岛时,就轮到我给她讲我的工作、我的未来。跟退休后的张老师到外用餐只有一回,因为她说,“在外面我不方便向上帝祈祷,感谢上帝让我们有饭吃,让你来看我。”张老师对于我是慈母,不过我也相信可能在某些人心中她只是平凡的人,也许也有被她惩罚过的同学因为恨她而不记得她了。这也说明了尊师重道是个人的行为表现,很难要求人人都对同一位老师表示尊敬,因为个人有个人的行为标准,有个人的心中的典范。

同样地,作为老师的我,必定要面对不喜欢我的学生。不喜欢我的学生碍于教育体制无法也无权选择他喜欢的老师来教他,因此郁郁寡欢一个学期或者一年!我个人会不会不喜欢某些学生,而非要咬牙切齿面对他一个学期或者一年?由于被灌输“没有坏学生,只有恶老师”的教育理念,我尽量以身作则来点醒学生;至于冥顽不灵的学生,我只要他不妨碍别人学习就行了。毕竟如前面所述,对于必修科目,学生无法选择老师,老师也无法选择学生啊。
因此,我个人相信,群会不适合当作“谢师宴”,也没有必要有群会的谢师宴。假如你要“谢师”,不如各自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跟邀约你心目中的可以仿效的老师,谈谈你的方向。Oc (of course 的简写),对谢师宴的看法是我个人的看法,你不必认同我。

从个人主义谈起(五):酸溜溜地谢谢新加坡

墨西哥爆发的流感侵袭全球,这消息刊登在各语文报章确实怵目惊心。亚洲国家首先把好关卡,做好防范准备的应是日本;至于东南亚国家处于严正以待的状况的则首推新加坡。
说新加坡人/政府怕输也好,怕死也罢,毕竟新加坡是国际交通枢纽,每日过客来自四面八方,如果有何疏忽,必定撼倒这缺乏天然资源的孤岛经济。若新加坡“沦陷”于猪和鸡的混合病毒,马来西亚半岛将岌岌可危。只要新加坡没有确认病例发生,马来西亚半岛就很安全。
因此,若你有时间到新加坡去,经过新山新关卡,再过兀兰关卡,你必定能体会两种不同的检验程序:马来西亚半岛这边心情是轻松悠闲,新加坡那里是紧张担忧。若你过马来西亚半岛这边的关卡时,或许有幸听到如此重复又重复的问答(使用的是马来西亚语):

过客:这里不需要仔细检验体温吗?
Pegawai: 新加坡那边会。
过客:万一那边刚好测不准呢?
Pegawai: 不会,他们有很完整的仪器。
过客:我们也有啊!
Pegawai:当然,不过我们让他们做,那你不就可以省时间,不用等太久嘛!
过客:哗,你聪明!

也许我们该说马来西亚人是乐观的,新加坡人是悲观的。难怪马来西亚不怕人才外流,而新加坡则担心人才不够。看来还是生活在马来西亚比较快活。

2009年4月27日星期一

从个人主义谈起(四):有感而发

之一:
一周内马国政府两次“挖金”。第一次是马来西亚信托基金33亿3000万个新增单位於2009年4月21日发售,其中16亿6500万个单位是土著配额、华裔配额是9亿9900万个单位,而印裔配额4亿9950万个单位。华裔配额的9亿9900万个单位于22日中午就被认购一空。至於仍未被认购的土著配额及印裔配额,截至4月24日还剩下16亿5107万和3亿8807万个单位。
落在马来人眼中,华人确实有钱。马来前锋报就在头版报导了这个消息。可以想像,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为何华人只占全国人口的24%,却可以拿出这么多“闲钱”来买信托基金,何况按照上述字数,土著购买力甚至比不上印裔。污桶里的知识分子将有机会给30%一个他们个人要的注脚。
第二次是国民投资有限公司于2009年4月27日发售额外20亿个单位的2020宏愿股票信託基金,其中土著固打佔51%(10亿2000万单位)、非土著49%(9亿8000万单位),每个户头只限购买2万个单位。其中让非土著认购的9亿8000万个单位,在短短4个小时內售罄。马来西亚前锋报如此报导:

“980 juta unit ASW habis dilanggan dalam tempoh 3 jam 50 minit”

JOHOR BAHRU 27 April – Sebanyak 980 juta unit Amanah Saham Wawasan 2020 (ASW 2020) atau 49 peratus daripada dua bilion unit yang diperuntukkan telah habis dilanggan dalam tempoh tiga jam 50 minit. Presiden dan Ketua Eksekutif Permodalan Nasional Bhd. (PNB), Tan Sri Hamad Kama Piah Che Othman berkata, 49 peratus unit yang habis dilanggan itu adalah bagi bukan bumiputera, manakala unit untuk bumiputera masih lagi dijual. - Utusan
结论难道还是马国华人比较有钱?在多元社会里,这是十分危险的判断。 多元中的单元诠释也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影响结果。可见船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个人主义可以发挥个人才干、抒发个人观点,也同样可以危害社群;反之,亦然。而这里的“反之”也可就个人主义来解释;反之,亦然。

之二:
马国施展如此吸金大法,到底对目前的经济状况会有何程度的影响?
悲观的看法是:部分民间储蓄和部分企业资金会被吸进政府的投资机构。市面上流通的金钱会维持现状或减少。进行现款交易的行业、需要流动产业转动商业活动的商家无可避免会面对生意额不进则退的窘境。
乐观的看法是:商业银行的借贷活动会比较熟络,尤其利用信用卡购买率会提高,而相对地摊还率会降低,钱“有路”可去,也许能促进商业活动。此外,资金集中在政府投资机构,可有效地、有规划地投资在大工程上,赚取的利润就多了。一可把更多盈利派给人民,一可增加国库收入,何乐而不为?
当然,乐观中的“有效和有规划”地投资是个未知或未确定的变数,是将来的预测成果。如果政府投资机构眼光不够明亮,决定不够客观,就会看错方向,投错地方,又或者主观地、有选择地(换言之,是个人主义抬头的时候)投资,那么乐就会变成悲了。
经济学家一般都不鼓励在经济低迷时刻要人民把钱储蓄或交给第三者投资。在经济萎缩时,人民应该在照顾生活起居得当之际,要懂得把把家、养老以外的“闲钱”花费,让中小型企业得以维持业务。
因此,作为兼任马国财政部长的的哪吉,其作法委实让经济学家咋舌!

2009年4月25日星期六

从个人主义谈起(三):背

背书,今天有另一种解释,指的是私下支持。
我要谈的不是“今天”的意思,而是真正的意思----把文章背下来。背的功用是自古认定的;说“认定”是因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师鼓励背唐诗宋词,到了廿一世纪今时今日老师在人云亦云的感染或启发下硬性规定学生必须背三字经或弟子规。看来大家都认定背可以潜移默化地经过长时间的逐渐发酵,打开“背”后的窍门,使学生到了他人生某个阶段自然而然会有所顿悟。因此背的时候不需要明白背的内容的含义,只要日以继夜地背,了之会慢慢明白。这个“背后明白”理念一直延烧到大学,例如读中文的人,似乎被认定不会背经典就不像中文人。
我很纳闷:读文学史的时候,读儒林外史的时候。读红楼梦的时候,我们都与作者们同声同气批判八股,嘲笑背而乏味的迂腐老师,痛骂填鸭式的教育。这些责备的“背”后,都隐藏着“背”的副作用----食古不化。可为何今天还是有人继续要学生无意义地背呢?要二十岁以下的人背书应该难不倒他们,因为他们的脑细胞还很活跃,他们脑袋要装的空间绰绰有余不怕被柴米油盐酱醋茶填满。然而,背了以后,他们明白为何要背、如何应用“背回来”的东西吗?否则,背的行径与做八股有何两样?
我曾经背书,在以下的情况背书:
1.老师下令默写某名段或某名篇。
2.懒惰记关键词,只好囫囵吞枣地把笔记或讲义一字不漏地背,打算一字不漏地送还给老师。
3.参加讲故事之类的比赛。
而我总认为如此的背,其意义不大。
我也曾经要学生背,背一段或者背一短篇,要了解他们对背的感觉。有人认为:
1.背只是雕虫小技----这是惯于背的人或称背的高手的说辞。
2.背得很痛苦----这是没有联想力的人的哭诉。
3.背不就背囖----这是没有感觉的人的梦呓。
4.老师根本是公报私仇----这是从小以来一直被背得体无完肤的人的反抗。
5.得看背的代价而定----这是分数至上的人的算盘。
但是,一听到背一段或者背一短篇,很多人都表示“最好不要背”,因为这种的背毫无意义。
那么,怎样的背才有意义呢?你听过有人叫你背他家的地址或者背他的电话号码吗?没有。只听过有人吩咐要他家的地址或者他的电话号码。背跟记有什么不同吗?

背(bèi)有以下的意思:
  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
  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
  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
  4◎ 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
  5◎ 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
  6◎ 违反:违~。~离。~信弃义。
  7◎ 避开,离开:~地。~井离乡。
  8◎ 不顺:~运。~兴(xìng )。
  9◎ 偏僻:~静。
  10◎ 听觉不灵:耳~。
除了第5项,其余都跟正面的相反(1-4)或者负面的意义(6-10)有关。即使研究第5 项的意思,我们也看不出“背”有积极的效果,因为这里的背充其量不过是考记忆把录在脑海里的料“念出来”而已。
那么,记呢?
记 (jì)有以下的意思:
  ①在脑子里保留着印象:记忆|记得|记不清了。
  ②把事情写下来:记录|记账|摘记。
  ③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日记|笔记|《桃花源记》。
  ④符号;标志:记号|印记|标记。
  ⑤皮肤上天生的色斑:胎记。
  ⑥量词,用于动作的次数:一记耳光。
在《说文解字》里,记 ,疏也,是形声字,从言,己声。其本义是记住。在《广雅》里,记是“识”的意思。
此外,“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记”的文字含义是识记,在这种含义基础上,“记”逐步获得了它的文体意义,成为经史中一种专 事记录的文章体式。作为一种文体,“记”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 固。根据史志中以记名篇的书目数量和文学总集中记体文内容的变化和类目的增减,可以更客观地了解“记”作为一种文体其内涵发生的变迁 。
毋庸置疑,记的功用应该比背来得积极。因此,我们应该鼓励“记”而不是“背”。然而,我们也不能“盲”记,否则就变成“背”了。不要 把记变成背,就需要背 有意义的东西,那么背也就变成记了。
问题是如何鉴定所背的是有意义的呢?有两个原则:第一、背是个人主义的产物,是单方面的要求或者顺从,造成无意义的追求;第二、记也是个人主义的产物,但是二维的思考,是联想的发展,更是感情的集中营。如此一来,背得有意义,也就是记得很积极了。想想,若你会背李白的《静夜思》,却没有思乡的感觉,那么背来何用?假如你记起“举头望明月”时,眼前会浮现皎洁的月儿高挂,有人在玉盘中出现而牵动了你的情绪,这个时候“背”的效果才会带来意义。这也说明了懂得“识”(记的信息处理)词汇、短语如成语、名言或名句,比背名段、名篇来得实际(使用的延续,是活用的处理方式)。我相信的是活用知识方能活出自己。

2009年4月24日星期五

从个人主义谈起(二)

现代家庭对家人的期望是越爬越高。
“个人主义跟许多个人组织而成的期望会不会起冲突,全靠个人的智慧。”
第二句说了等于没说。

心海深处总在俯下头看脚下的地球时亮出高入云霄的天梯,忍不住瞄一瞄云端的蓝天。
期待在尽头的这边,或许那边。
第二句说了还是没说。

接近云端踮脚处,是我一个人,或许很多的一个人。
第三句只能出现在第二句出现之后。

一切随缘是消极。孔子说的。这是第几句?

2009年4月23日星期四

从个人主义谈起(一)

个人主义是现代家庭的“天”敌。先不谈这句话的意义,且看话中的“天”怎么跟“敌”放在一块。
此敌人之所以称为有“天”性,无非人本性使然的原故。人本来是个体,拥有个人主义是自然的事;人原本以自己为出发点,凡事想到个人固然也无不妥。职是之故,当人跟另一个人走在一起时, 由于有了比较,个人主义难免会滋生。
老子谈道,我认为,不外从个人观点来衡量是非对错。顺其自然而能不违反自然,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另一个人的个体业自然也会衍生他自己的个人主义,所以老子提出无为然后才有所作为,当然也就不是故弄玄虚的论调了。我自己认为这个观点落在儒家则应该成了“地”敌;地者,(当今)社会的另一个代名词。不过,何谓“地”敌?词典没有收录这个词!对于儒家,这个“地”敌其实就是天敌,但是天敌的“天”在儒家指的是“自然界”,也包括社会内的整个物质世界,比老子的“天”(自然)多了个“界”,意思就全然不同了。
我内心一直想不通,为何儒家和道家对“天”有南辕北辙的看法,中国人却可以同时把儒道结合在一起加以发挥呢?

2009年4月22日星期三

大学骊歌开始了

每年的四五月,马来西亚国立大学修读学士学位最后一年的学生大部分都难免对爱恨难分的校园有点依依不舍。这类学生参加过 学期末考试后面临深造与就业的抉择。路在脚下,当再次面对十字街头的你盘算着如何打开生命的另一道门时,不妨让这些歌洗洗你的烦恼:

想起王观曾经写了首《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原句如下: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藉此愿骊歌高唱的学生们与春常在。

2009年4月8日星期三

恭喜

恭喜谁?心照不宣。嗯,我说的是《新宿事件》在香港卖个满堂红。
票房显示某地区华社不支持马来西亚华人派。
难道他们不怕回教法?
其实他们不相信谁不可以取代谁的陈腔滥调,尤其是这个派只是滥竽充数而已。
看来这群人有做事超越肤色、种族、宗教的倾向。
魔幻先生或许又要问:“他们到底要什么?”
他们要的,我想,是真善美、公平与正义。

2009年4月6日星期一

确实是做戏!

摘自:http://www.sinchew-i.com/node/85549?tid=3

(吉隆坡4月5日)巫统署理主席丹斯里慕尤丁说,首相拿督斯里纳吉週六(4月4日)微服巡访华巫印3大种族象徵式的地区不是做戏,却是一种“走入基层、倾听民意体验民困”的象徵

他说,纳吉在接任首相后的第二天便选择接触与巡访基层的方式,也是后者一路以来的方式。他接受第一电视专访时,被询及如何看待纳吉週六分別巡访茨厂街、格灵芝和十五碑的事情时说,他认为这是一种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象徵。他表示,不管是纳吉的副手或各州国阵领袖都应该走入基层,瞭解民困,并寻求最好方式为民解困。

首先,请慕容公子不要随意用“微服巡访”。吉隆坡市政局早就获知魔幻先生的行踪与行程。你看,周末平常由99%外劳充斥的茨厂街、叶亚来街、大家乐广场等地方,当天就消失了一大半。而微服出巡是抱着平常心,没有任何“士兵”护航和带领,却能够自己观察、自己笔录,以及自己找交通工具。唉,本来都不想戳破,偏偏慕容公子撑不住气,又要PLP魔幻先生,反而引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笑话。

第二,短短二十分钟的张望,随意问问生意可好,再转身摸摸很普通但是对魔幻先生是大惊小怪的东西,走马看花听听臣子的介绍。试问,能体验民困吗?如果不是华文报“翻译”之误,报导中使用得正确的字眼是“象征”,惟如此行动,意义不大。

第三,我对后者一路以来的方式的论调感到莫名其妙。是慕容公子被魔幻先生的催眠术施法起作用了

最后,民之所欲,常在我心难道不怕贻笑大方吗?如果马国华社对80年代魔幻先生说过的一句“震撼”华人的心的话还存有记忆的话(此话无法“扫描”进来,因为保护人身安全的法令会蠢蠢欲动),慕容公子对他仰慕的魔幻先生的恭维,真的会让马华人沮丧不已。

慕容公子应该听听老子说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然后告诉魔幻先生,欲得民心,先抛名利。

左看右看,确实做戏。

天清地明,是为清明

清明刚悄悄过去,耳际传来不清不明的新闻。

摘自:http://www.sinchew-i.com/node/85665?tid=3
(吉隆坡4月5 日)霹雳九洞区州议员许月凤表示,她没有后悔退出行动党,只是没想到后果会这么糟糕。“这些不值得我后悔,因为我不是处心积虑要退出行动党,现在是人家赶我,所以我走;我从没有想像过事情会发展至此。” 两个月没有公开露面的许月凤,今日(週日,4月5日)在吉隆坡一家酒店召开新闻发佈会时指出,她不认为是她导致霹雳民联州政府倒台,因为她无法“一只手推倒万里长城”。 “我一个人不可能搞到整个政府倒台吧?你们慢慢分析,我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我一只手可以推倒万里长城?大家想想,如果我许月凤一个人有能力推翻政府,那我觉得我很不错。” 她强调,自己是因为不满行动党內部问题而退党,没有任何人向她做出任何献议,包括拉拢她跳槽及提供官职。

其实很简单,大家都想过了,都认定姓许的背叛当地居民,辜负当地人民求变之心,谁还要想那么多?既然是在火箭的旗帜下获得当道居民的委托,那么为何不辞去州议员的职位呢?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任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忘者寿。”马国霹雳州事变,老子说得很清楚。

2009年4月5日星期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鞭炮野餐庆晚春?

并非我食古不化,总觉得在墓园、乂山里燃放鞭炮,会不会吵死人?
台湾据说清明“拜山”,打扫墓地后,会燃放鞭炮,为的是“1。热闹一番;2。驱走霉运或吓跑孤魂野鬼,以免跟人回家”!
到底燃放鞭炮是表示喜庆,还是驱邪?清明扫墓该是缅怀,还是与“无形”的先人“共庆团圆”?

也许都无所谓吧。既然如此,祝您清明节快乐。(你会骂我吗还是赞赏我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