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9日星期五

STPM 卷二(第二学期试卷)补充说明/更正

STPM(Baru)中文课程纲要,第二学期 ,E组(古文选二):第8篇-马致远《双调 夜行船-秋思》乃套曲,而样本试卷二戊组简答题17b则为《夜行船 秋思(二月)》。请问唐老师,学生应准备前者还是后者?
答:
。。。
指定参考书目所列的就是正确的。马致远的《夜行船·秋思》才是我们最后敲定的作品,不应该有(二月)这个小题,因为《夜行船·秋思》并没有“二月”,“二月”是另一个套曲的。
马 致远《夜行船·秋思》是以开头《夜行船》这一支作为这个套数的主要内容,总领全篇。因此,如果是简答题部分,而且是要求完成诗句的话,那么只有“百岁光阴 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蹉。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是需要考生背诵。如果是论述题部分,那么整首的内容,即从开头到下来的帝王、豪杰、富人 (马致远说明富贵无常)就是考生要了解的。而学期制的要求往往只限在内容思想、表现手法。
希望传给所有中六中文老师知道。总而言之,新制度的要求不会很高,重点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学,让有意思到大学进修中文的学生对文学有个初步了解。
 
 
 

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告别最后一年的STPM学年制

关于今年STPM学年制考生是否获得采用学年制考生格式(中文试卷为例,则是指目前的试卷一和试卷二)在明年重考的机会的问题,简复如下:


1)根据MPM截至今天的文告说明,学年制的考生没有获得在明年采用学年制考试格式重考的机会。换言之,今年的学年制的中文科考生如果不幸的需要重修,必须在2013年的新STPM考试(Peperiksaan STPM Baharu) 一次性参加三张学期制试卷。

2)在上述情况下,学年制考生可以在明年2月考试成绩揭晓后,若果不如人意,可以注册为2013年新STPM考生,于2013年11-12月参加中文科试卷一、试卷二和试卷三的考试。若是学校考生,则可以修读试卷二和试卷三的课程。

3)新STPM中文科试卷一属于先修班一年级(或第一学期)的课程,因此学年制的考生如果要参加2013年考试,就只好自修试卷一。



上述情形在其他科目也一样,有作业报告的科目,学年制考生也必须于第二学期末交上。我相信,考虑了这些限制,所有学年制的科目在出题上都会稍微“放宽”,所以我建议学年制考生复习历年考题,了解出题惯性和题目的关键词,而在多次要求下,MPM才简单地口头上回复,根据MPM科目分析报告(很遗憾的,中文、淡米尔文等的考试报告都没有公开出版),中文科试卷二(文学部分)最大的毛病就是考生常长篇大论却答非所问。在剩下的四个月里,希望最后一年的学年制考生好好分配时间,从容准备应考。

2012年6月12日星期二

中六中文3.0的“评论”



问:请问李白的《子夜吴歌》涵盖春夏秋冬四篇吗?


答:是。本来只想选第三首《秋歌》,因为第三首脍炙人口。后来委员都认为诗歌浅显,不会造成负担,何况四季连读,可以比较,最后保留四首。

2012年6月11日星期一

中六中文3.5

参加研讨会过后,最近几天都忙着整理有关一些教师询问/疑问,也忙着准备撰写论文应付大学一年两篇发表期刊文章之事,上面子书时,只选择追踪翁丽珠老师旅游欧洲的点滴,没留意其他的留言。刚才有朋友告知我在《中六中文3.0》提及现代文学史指定书籍的问题,实际上目前有个老师叫卢永顺的正安排人手到北京海运有关的书籍。朋友认为,如果委员会最后基于考生利益考量而更换书本,会不会制造“混乱”。
那好,我这里就回答这个问题。
(1)更换指定参考书籍是在非常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行使的。中六中文3.0提到艺青出版社口头上答应处理接洽、承印等问题,因此我们相信对方会答应。
(2)卢永顺老师正在接洽预先把这本书海运回来(据说是500-1000本),这本来就是好事,下定决心报考STPM中文的考生应该先买下来,因为(一)迟早要买;(二)艺青出版社应该还在“观望”与“接洽”的阶段,尚不知道结果;(三)在本地印刷,也许书价会较高(涉及授权、纸质等问题);(四)卢老师可能要先垫出书钱,考生先买下,也等于避免加重他的经济负担。(关于这点,我会建议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承接“存货”,别让卢老师一个人承担“成本”)。
先解释至此,再谈。

2012年6月9日星期六

中六中文3.0

中六中文第三学期(即2013年6月到11月,也是采用学期制后第一次实行的第三学期)所需要的文学部分指定用书/篇章有:(I)《中国现代文学史导学》。这是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涵盖年份从1919年54运动时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


STPM从1970年代到2000年以前,现代文学史部分无论在教、在学、在教科书方面都不太受重视。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是课程编排方面使然。2000年以前,现代文学史是附在“文学史”部分,而考生可以完全不必准备现代文学史。2000年开始,现代文学史自成一组,考生必须选答一题。2012年先修班一年级或中六的中文科依然规定必须修读现代文学史。STPM学期制中文考试课程纲要修订委员组曾经讨论是否要考虑把马华文学史引进试卷三。经过多方面的探讨和分析,终于把这个建议押后,其中最大的因素是目前尚缺乏由马来西亚籍作者编写的马华文学史,即使有,数量不足以让委员做出比较。我们期待着。



关于现代文学史用书,STPM曾经采用过的有:

王哲甫等编著《中国新文学运动史》(1970年代-1986采用)

林莽编著《中国新文学廿年》(1987-1999采用)

李辉英编著《现代文学史》(2000-2012采用)



委员们检讨后,建议采用栾梅健和陈小明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导学》(200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原因是该书解说分明,分析简洁扼要。每章每节均有重点难点提示,其单元练习(附上参考答案)可以让考生尤其是自修生当作重点复习。我们认为可以该书的内容编排可以方便考生迅速地掌握现代文学发展的内容,消除考生向来对现代文学史的恐惧。



学期制的考试课程纲要在2008-2009年之间就准备就绪,指定书籍或文章也编排好,可是教育部一直不宣布推行的日期。一度说是2010年,后来传出是2011年。虚虚实实当中,记得2011年4月的时候,东马的老师就开始询问到底新课程何时实施。我们根本不知道,甚至连MPM本身也茫然没有头绪。目前中六二年级使用的文学部分的参考书籍和文章采用了12年!2005年我们已经建议要检讨选文,当时MPM开始接到通知,把所有“更动”延后处理,因为当时的教育部长有意思革新考试形式。万万没料到,一拖是3年后的事了;更万万没想到,2009年中文科目已经准备“迎接春天”的时候,却还是再拖另一个3年。如此左三年,右三年,试问,出版商或出版社在看到中文科考生人数上下起伏不定的情形后,能够为我们联系进口书籍或编著文选合集吗?目前,还是要感谢艺青出版社口头上答应为中六中文科处理参考书籍、文章、版权等问题。碍于教育部宣布得迟,艺青出版社还得先观望一下,这我能够了解。

无论如何,第一学期的书籍除了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之外,其他未涉及版权,考生可以上网下载“课程纲要”选中的古文。



2009年到2011年这段期间,MPM被通知如果教育部还不宣布推行学期制的话,中文科目也必须检讨文学部分指定的参考书籍或文章。MPM甚至被通知目前建议在学期制使用的指定用书可能因为拖拉太久而无法及时获得出版社的允许再版或授权出版。因此,委员会有权力要求更改任何参考书籍或文章。当教育部在2012年2月正式对外公布STPM将从2012年5月开始采用学期制的时候,刘大杰编著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和栾梅健和陈小明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导学》需要一点时间处理,以便获得个别出版社的首肯,授权给本地出版商印刷,方便把书籍放在书店摆卖,让自修生科院容易买到。不过,我们也做了一些“替代”方案:

1.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较容易解决,资深老师都拥有这一套。或许,我们可以逐年要求本地书商直接从中国进口。

2. 栾梅健和陈小明的《中国现代文学导学》是第三学期才采用的,目前我们还有时间跟出版社接洽,以便获得授权印刷。

3.如果(2)行不通,我们将采用另一本现代文学史代替(每组都有“后备”以免版权问题而无法采用,影响了考试)。这种情况出现的话,MPM当然要发公函,以及在网上公布消息。如果采用另一本现代文学史,我们还是认为拥有《中国现代文学导学》的考生还是可以参考其练习单元。为了公平起见,一旦有必要更改指定参考书籍,前两年批改员都会收到指示接受两本提供的内容作为客观题的答案的最后取舍(假若出现差异)和论述题的参考指标。

因此,当第三学期还有一年时间到来的时候,考生不必紧张会找不到书籍。



(II)现代文选。这次选文有马来西亚本地作家的作品。考生可以找在图书馆或书店找到他们的作品。国外的作家的作品,在网上也可以看到。当然,如果能够像现在二年级的考生,有出版社把这些本地作家和国外作家的文学作品合成集子,就再也方便不过了。艺青出版社目前也答应会帮忙,如今是要联系这些作家,商谈版权的问题。



语文部分,第三学期中心放在作文。我们恢复1987年以前的形式:(1) 题目数量从8题减少至4题。有分析显示,选择越多并不能够帮忙考生做出明智的选择,适当的数量更能较少学生取舍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神。(2)4题中,1题为记述体,3题为论述体,不过有时候题目可以就考生的理解而自行更动文体。此外,我们也在样本里点出,作文题目可以是从一段叙述或说明文字中要求考生辨别题意,自行发挥。我们希望这类题目可以让中六作文较灵活较有创意。



后记:



作为STPM中文学期制考试课程纲要修订委员组/会的成员,我们都不会无动于衷,虽然找书籍,找出版商并不是我们的责任,但是我们都是推动中文发展的一群,会不进行我们能力可以办到的事吗?我们希望教育部在推行任何“新”项目时不可以仓促进行,MPM不可以用不够拨款来拒绝举行说明会。当我们得知三月中,MPM没举办全国中文科目学期制课程纲要说明会时,我们就给MPM写信抗议。如今,是看MPM愿意不愿意从公款拨一笔费用召开说明会还是他们要置之不理?如果愿意办,要如何办,是一个全国性说明会还是区域性说明会?还是MPM要把球踢给州教育局或让华社自费举办?



举办说明会会有好处吗?要求MPM举办说明会的理由很简单:其他科目(除了淡米尔文、英文文学和数学T)都有,为何中文科不能有?这是我们的权力!



或许还有问题没有讨论的,没关系,这里永远开放。一旦我收集到意见后,会综合归纳,再把我的看法放上来。



祝:心安。



中六中文2.5

适逢中国报记者致电询问STPM中文一二事。回答之余,我把谈话重点放上这里:
1. 指定书籍或文章:中文科目的指定参考书籍或文章都属于文学部分。当考生的答案有存疑之处,而批改员需要难以做出决定时,指定书籍或文章所提供的内容就是判断取舍的标准了。因此,指定书籍或文章以外的参考资料旨在提供老师或考生延伸阅读的机会或想多方面理解、分析时方便翻查。考生如果发觉应付考生的准备应付考试的工夫已经不足够的话,就不需要阅读指定书籍以外的书本或资料了。

2. 马来西亚考试理事会或Majlis Peperiksaan Malaysia(简称MPM)是个法定机构,它可以独立操作,自行指定考试制度或课程,但是它又跟教育部有密切关系。目前,MPM还是以策划STPM考试为主。譬如,这回教育部赋予它权力制定学期制(modular)考试课程纲要。MPM跟马来西亚考试司是两个不同机构。马来西亚考试司或Lembaga Peperiksaan Malaysia(简称LPM)负责马来西亚小学和中学(至中五)的考试项目。换言之,LPM负责策划UPSR, PMR和SPM的考试范围和进行考试工作(出题、审查、批改)。由于从学前、小学到中五属于教学课程,有三个单位负责这整个教学环节,即课程发展司、课本司和考试司,个别负责制定课程纲要,编写课本或教材,推行各阶段测试或考试。然而,MPM却是一个负责考试的机构,犹如负责TOFEL,HSKS 等之类的部门。它只负责如LPM的工作,可以制定考试课程纲要,但没有权力编写教材,也不能制定教学课程纲要。
因此,必考科目如通识科目(pengajian am),热门科目如经济、物理等,考生不会面对缺乏参考书籍或资料的问题,可是报考人数很少的科目如中文、英文文学等就会有找不到书的窘境。前者会有很多出版商出版各种参考书(连主要参考书籍也可以不管)因为市场大,出版商或出版社都不会面对亏损的问题。后者只能看出版商或出版社的意愿,要不要“亏本”地进口或者得到版权允许在本地印刷(之前的郭四海的《中国文学史》和李辉英的《现代文学史》就是获得艺青的帮忙,取得在本地重印的许可)。

3.考生(包括老师)务必把中文考试课程纲要看完。因为:
(1)纲要附上三张试卷的样本。这些样本也是既定格式。
(2)考试项目的分数分配告诉考生比重轻重,也等于告诉考生某个项目的要求。譬如,现代文学史占试卷三(总分80)的15分,即18.75%,而现代文学史的论述题是10分,占试卷三总分的12.5%。把这个项目的比重跟学年制的25%,很明显的带给考生一个启示:学期制的现代文学史论述题的“要求”比学年制的现代文学史论述题的要求“减轻”了一半。

4. 第一和第二学期的指定参考书,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曾经在STPM和STPM的前身HSC采用过。市场上,学术的书籍肯定不会有很多存货,考生(或老师)可以通过书商如吉隆坡的学人书店或商务印书馆订购,或者通过大众书局的帮忙订购。五月,我联系了艺青出版社,获得蔡永根先生首肯,答应协助进口或在本地重印书本;如果是文选,可能会出版“合集”(如学年制的古文选、现代文选)。不过,如何落实,得看新考试制度推行后的成效,包括考生人数等。无论如何,第一学期的问题不大,因为拜科技发达所赐,古文篇章可以从网上获取。考生(或老师)只要多方参考,还是可以应付。至于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可以从几方面获得:
(1)马来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2)新纪元学院图书馆
(3)目前报考过先修班/中六中文的资深华文老师
(4)曾经在2000年以前报考中六中文的考生
我正考虑能不能通过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在网页上上载从先秦到唐五代的原文(当然,会知会复旦大学),让考生可以先应付第一学期的考试。
**按:如果你的家人有没有作者的《中国文学发达史》,繁体版,台湾出版的,其实也是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台湾不放上作者的名字,把发展史改成发达史。

下回,进入第三学期的课题。

2012年6月8日星期五

中六中文2.0

中六中文第二学期(即2013年1月到5月,也是采用学期制后第一次实行的第二学期)所需要的文学部分指定用书/篇章有:(I)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从宋代到清近代部分)。这是延续第一学期的古文发展概况。


(II)古文选。跟第一学期一样,所选篇章都可以在网上获得。老师跟学生一起收集资料,比较,归纳出合情合理的分析,加上己见,既达到考试要求,也符合学习精神。

至于语文部分,共有三个项目,即语文知识、改写和古文理解。第二章试卷的项目数量比其他两张试卷的多,不过三项的总分还是只占试卷二的一半而已。个别是10:15:15。

语文知识比重下降,因为STPM只注重于“应用”。不过,请考生注意的是纲要里提到的“修辞”,种类比中学时学习的多一些。

重新规定改写为必考项目因为现今社会,语文的使用多放在“转述”上,改写是转述的方法之一。

古文理解的分数从学年制的30分(占学年制语文部分的30%)下降至学期制的15分(占学期制语文部分的12.5%)。我们多次考虑了古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在当前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古文的环境,最后认为:

1.STPM试卷一古文理解项目历年都显示学生无法掌握好阅读和理解古文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对古文的兴趣,首先是消除他们对古文的恐惧与厌恶。

2.中学华文科节数有限,大多数的学生无法在五年中学生涯里有效地学习高中程度的古文。

3.阅读古文旨在认识语文的历时变化,接触古人的表达方式,并明白内容大意。这个目的可以放到文学部分去进行。

因此,STPM中文课程委员们同意把语文部分的古文项目的分数降低,也特别提醒出题小组采用简短的、内容不晦涩的古文作为评估用途。

文学部分的古文内容则可以较深但不艰难,故事性强是考量之一。因此,今天大家看到的古文选(一)和(二)就出炉了。

STPM中文课程(学期制)委员会虽然早在2010年就完成任务,宣布解散,但是我还是会密切关注两个学期里学生对古文的掌握,以便3年后进行检讨,改换选文。



第三学期的项目虽然只有三个,但是问题较复杂一点。下次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