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9日星期四
新年谈酒
清真教与其他宗教如佛教都不鼓励喝酒,都劝大家要戒赌。然而,很奇怪的是除了华人新生代会在填写表格的宗教信仰一栏目写上“自由信仰”或“无宗教信仰”之外,除了确定自己是基督教徒或清真教图之外,大多数华人都会自称是佛教徒。那么,为何当有人提到禁酒时,华社会一片哗然呢?
最简单的理由是:1.华人自称所谓佛教徒,其实是儒道佛教义的追随者,一般学者称为“华人宗教”,是中华文化与哲学的结晶成果。在儒和道中,酒并非禁品。2.由于(1),很多华人祭拜天地祖先时,会采用祭酒仪式,因此连精神寄托的天地祖先鬼神都可以接受酒,华人当然不觉得酒有何不好,甚至是宴会、爬地狂欢必备的催化兴奋品。3.不是所有的酒是不好的,如药酒、养生酒、炒菜用的花雕酒等等。
最严重而掷地有声的理由是:外国游客需要酒,因为他们把酒尤其是啤酒当作白开水。
最堂皇的理由是:禁酒侵犯人权。
文化非一成不变。我们要保留文化,要的是符合时代的,要的是优良而有意义的。以前的文化不是谈“女子无才便是德”吗?那么,为何上个世纪我们都唾弃这个思想呢?为何可以“废掉”这个吃人的礼教呢?
其实西药都是“毒”药。不相信吗?看看你生病时拿到的装药的瓶子,它必定注明是“有毒的”,不可以“乱乱吃”。为何大家都自然地了解反毒品运动没有包括“反西药”行动呢?
为何不可以“禁”酒?如果我们可以好好谈一谈“禁”的种类范围,"禁酒"真的是华社的洪水猛兽吗?
2009年1月28日星期三
新年谈赌
贝+者=?
赌,形声字,从贝,者声。
华人喜欢赌博吗?
赌博是华人的文化吗?
小赌可以怡情吗?
小赌难道会变大赌吗?
为何拜年时竟然觉得无聊,非要赌一把呢?
只在新年赌,平常是不赌的,所以小孩新年赌一把,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小孩新年赌一把,上学后就把赌抛在脑后了,专心读书,“赌”就变成“读”了,3变2,进步不少呢。
小孩在新年里一接触了赌,尝到了甜头后,每到亲朋戚友家拜年,就引颈企望玩玩赌的游戏,有吗?
打麻将算赌博?
卫生麻将不是赌啊!
麻将是中国人伟大的发明,不是吗?
打麻将时可以联络感情,可以闲聊,不是吗?
打麻将时可以舒活手关节,扭动颈项,避免中风,对吧?
打麻将还可以提高计算能力,刺激脑筋,让老人不会患上痴呆症,不对吗?
禁赌?
越禁越赌!
禁赌使地下赌场如雨后春笋林立;
要打击地下赌博,就要给赌博合法地位。
结论是越禁止合法的赌,越出现非法的赌,赌禁不了。
新加坡都无法禁赌!
新加坡还一下子建了两座赌场!
马来西亚凭什么禁止非清真教徒赌?
何况,全世界最先进的国家都有赌场。
因此,赌不知是华人的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全球文化一部分。
所以,禁赌?哼,门都没有!
无论如何,赌,必涉及金钱,不然赌不会从贝。
(按:在上古“贝”是一宝,可用作货币。东汉许慎说,到了秦朝才“废贝行钱”。)
2009年1月27日星期二
看槟州政府首席部长的2009新年宣言
槟城是于 1786 年,有 FRANCIS LIGHT 莱特海军上校所发现的。莱特上校是在答应吉打苏丹,英国将保护吉打免于暹罗(即今日的泰国)的侵略后,代表东印度公司接收槟城的管辖权。当莱特抵达时,这 里还是人烟稀少的 岛屿。有故事流传说,当年莱特以大炮将金块射近内陆去,来鼓励工人协助开发这片土地。因为征得这座岛屿时,适逢王子的生日,他将该岛重新命名为威尔斯王子 岛。他很快地将乔治发展起来,不久,他亦占取了郊区大陆的一片土地,后来被称为威省。莱特将乔治市发展为免税港口。这座原本荒芜无人烟的岛屿。在莱特的带 动之下,其人口於世纪之交竟然多达一万人。
1805 年,槟城成为孟卡的臣属地,它过后被升级成为第四印度殖民政府,拥有和马德拉斯及孟买相同的行政结构。1816 年乔治市设立了东南亚第一所以英文为教学语言的学校。 1826 年,马六甲及新加坡的管辖转移到槟城,海峡殖民地於成立。经济发展的非常迅速。
经济方面,槟城的经济是以贸易、工业、旅游业及农业相混合的经济体。 高科技工业在此发展得更加完善,因为许多国际电子公司纷纷来此设厂,以生产电脑周边的配备、电路 版或晶片等。一切和旅游业有关的服装业,槟城也发展的很好。槟城已经是最主要的旅游景点,它并且还是亚洲最主要的开会、大型会议及展览中心。在农业方面, 这里有部份土地供种植油棕、稻米、橡胶及水果。槟城港口是属于深水港口,它将马来西亚连接到全世界 200 个港口去。
以下是转载自朋友转来的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的2009年新年宣言:
“林冠英:政府以民為本‧我們可將檳變成國際都市
當我們告別鼠年,我們從許多重大的國內外事件得到啟發。每個地方的人民都希望從一個賦權人民的民主當中得到啟發,而非腐敗的商賈精英。當選民否決了國陣三分之二多數議席,並讓民聯政府在5州執政時,馬來西亞在308政治海嘯中轉變了。美國人民在選中一名黑人總統後轉變了,它告訴世界,一個人的內涵比我們的膚色更加重要。隨之而來的,便是全球經濟衰退的經濟海嘯。
當我們迎接牛年之際,讓我們給自己一個改變的希望。我們可以開始將檳城轉變成一個國際都市,將 政府變得以民為本、並秉持能干、透明及公信(CAT)施政、以親成長、親就業機會機會及親貧的行政价值。只要我們相信彼此的能力,我們一定可以克服這些經 濟挑戰。就像公牛的力量、活力及奉獻,我們不能低估檳城人民的活力、專長及企業精神。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面對,一起享受。
僅僅有抱負而沒有去實現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我們時常強調,要改變,必須是人民看得到、摸得到及感覺得到的改變。在民聯政府施政的首10個月,我們的投資額從2007的47億令吉,增加兩倍達95億令吉。我們看到光大復興,從一片死氣沉沉中甦醒過來。我們看到前所未有的多語路牌。
我們也可以從喬治市的免費貓巴士服務的恢复中摸到改變。無線檳州的計划在特定的熱點為人民提供免費WiFi及廉宜的WiMax,這是可以從手提電腦摸到的改變。我們也從用“電腦聯繫”取代“政治聯繫”,通過e-競標在网上自由競標政府的採購工程,這也是摸得到的改變。
我們可以感覺到這個秉持能干、公信及透明原則的政府致力打擊浪費、濫權及貪污。我們從教育制度化撥款感覺到改變,受惠的學校包括政府的半津貼學樣如宗教學校、華小、淡小、獨中、宗教學校及國民型學校。我們從政府派發100令吉給檳州17萬戶家庭及扶貧政策中感覺到改變。
馬來西亞人民必須繼續怀抱希望,堅持打造一個更美好的馬來西亞。在與我們的家人、親人共慶團圓 時,我們不能忘記社會中那些貧窮人士,並且對不幸者及患病者充滿慈悲心。最重要的,我們必須善用下一代的潛能,以讓他們有平等的教育機會及就業機會。唯有 發展人力資源,重才,惜才,選秀才,我們才能一起發大財!
祝賀大家過個快樂、健康及富足的新年。恭喜發財!”
这不是神话,林冠英和他的团队加油!
2009年1月24日星期六
就事论事,从此事事休
我的感想是:当年哗FM停播时,华社也一片哗然。哗FM是电台,因为与公众就时事互动交流而名噪一时,可是也因为它让公众有抒发情绪的平台,被国阵政府斥责为有反对党批判政府之风而被下令休业。如今复活无期。
最后一集其实是“回顾特辑”,当晚并没讨论任何课题。它邀请了曾经上过节目的10名嘉宾,分享他们对这个节目的感想。按出场次序的嘉宾分别是民主行动党升旗山区国会议员刘镇东、时事评论人唐南发(出场两次)、雪州议长邓章钦、马华中委王乃志、人民公正党副总秘书罗志昌、 《星洲日报》副总编辑郑丁贤、时事评论人许国伟、《当今大马》中文版编辑杨凯斌、马华妇女组主席周美芬和隆雪华堂总执行长陈亚才。
我的感想是:临别秋波,如此隆重闭幕,看来五年内难以复活了。唉,马来西亚华社又少了个开启民智的管道。
这个节目制作人邱福泉亲自在节目中亮相,主要目的是澄清民间传言----节目并没有受到外来(指的是政治方面)压力才被迫“休业”。他透露,有关节目已经来到了一个瓶颈,面对两个困境:1.在议题上无法突破,甚至有采用同类议题之嫌;2.嘉宾人选难寻,来来去去总是旧面孔。
我的感想是:马来西亚时时刻刻都有新闻,怎么会出现瓶颈呢?譬如还没有谈的议题顺手拈来就有:马来西亚会不会面对经济萎缩的困境、华社办教育的方式、哪吉上台:是福是祸、马华可以不可以离开国阵、哪些政府机关值得称赞、民联政府有何弱点、电视频道越来越多,对华社有何影响、大学该如何取经等等。再说,如果嘉宾是“有料”的,旧面孔又如何?
节目主持人萧慧敏表示,“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这个节目将会再度出现在荧光幕前与大家见面。”
我的感想是:以后、如果、有机会都是偏向悲观的方向。但愿它能够以另一个名称亮相(马来西亚国营电视台TV1的《你怎么说》虽然复活了,但是言论尺度已经变窄,嘉宾谈话也少了尖锐味道),逃过被盯死的命运。
至少,我的感觉是在《就事论事》消失的日子,马来西亚的言论空间从2009年1月25日起缩小了。
2009年1月21日星期三
岁月留声4:谈谈蒙润荣
看!河水盈盈,鱼儿翻腾,春意多盎然。瞧!枝头蓓蕾,含苞待放,呈现一片生机。还有那喜鹊双双,跳跃遨翔,画眉对对,高哦低吟,它们唱和奏鸣,颂赞这春回大地的良辰美景。
哦,我亲爱的故乡啊!一年一度游子回归,我犹如一只初生的小鹿,依傍在你亲切温暖的胸怀。
哦,亲爱的姑娘,多少个日夜,你的倩影盘踞在我心中。今天,我又踏上归途,带着厚厚垫垫未曾寄发的情书,向你剖白我对你的真爱。亲爱的姑娘,等我那一天终于到来,趁着新年期间,让我们互诉情怀吧!
谨此
祝你 新年愉快。”
在丽凤唱片机构出版地“丽凤歌声处处闻:恭祝大家欢乐年年”里,有上面这么一段告白,由七八十年代号称广播王子的蒙润荣先生徐徐念出。蒙润荣声音爽朗铿锵,高低抑扬,语调更是阴阳顿挫有致,娓娓动听,令人如沐春风。这张唱片的制作概念想必是来自蒙先生主持的电台特约节目“丽凤歌声处处闻”。它是个介绍丽凤旗下歌星(尤其有关出新唱片)的消息。当时,有人觉得蒙先生的华语“太”标准,甚至有矫揉造作之嫌。其实,蒙润荣的华语才是我们要多听、多学的。这张唱片在当年推出后轰动新马,成为贺岁冠军唱片。它首开由多位歌手,包括了邓丽君、尤雅、李逸、邱清云、谢玲玲等演唱新年歌或跟新年有关的歌曲并说几句贺语的杂锦形式,而蒙润荣任主持串场,驾轻就熟地偶尔来个访谈或者剪辑曾经访问的片段,新颖的制作手法理应记上一功。2005年丽凤机构把这张唱片烧录成光碟发行,的确让我雀跃不已因为在我手上如今只有它的封套,唱片弄丢了。若要挑这张唱片的缺点,那就是我一直想不通的:为何李逸和谢玲玲合唱的“新年好”得“腰斩”成两半,一半在A面的结束前,一半在B面的开始,却不干脆把整首放在同一面呢?现在的光碟版,依然可以听到这“断了”的瑕疵,难道其母带不见了吗?
后来,蒙润荣“过档”到大联机构主持“大联欢”特约节目,由他主持的“丽凤歌声处处闻”就交给了黄宝英。
回头再谈龙飘飘。Music Valley把龙飘飘在快乐机构下发行的新年歌曲整合后行精选15首题为“龙腔迎新春”的光碟确实是回味龙腔的不二‘碟’选。把其中四首“今年要比去年好”、“好运时常陪伴你”、“飘飘乐逍遥”和“过个丰盛的新年”加起来正好祝大家迎来牛气冲天的一年。
2009年1月20日星期二
岁月留声3
当然,除了龙飘飘还有很多歌手,很多种类的新年歌。其中康乔、江梦蕾、李茂山、林淑容、谢采妘等都有一定的可听度。
遥想三十年前,除了个人专辑,还很流行合辑,譬如刘文正、费玉清、银霞、郑吟秋等在东尼机构下出版了“恭贺新禧”贺岁专辑。马来西亚本地歌手如李岚风、高山、何升等也曾在1981年在“”齐唱幸福年“里合唱新年歌。
在快乐唱片机构旗下的歌手中,有位马来西亚本地艺人黄丽卿,她也是当代能够像龙飘飘独当一面唱新年歌的。我遗失了她的新年歌卡带,不过自从八年前Music Valley买了马来西亚一些唱片机构公司的唱片歌曲版权,陆陆续续地在农历新年前重新推出快乐唱片机构旗下歌星的旧专辑,包括了他们的新年歌。黄丽卿的新年歌也曾经被挑选过,然后整合出版,即上面两张光碟。前几天,到佳世客购物,没想到她的这些新年歌辑、龙飘飘的、康乔的、谢采妘的等等都以特价卖出,一张才马币五元(五令吉)。
丽风唱片机构重新集合以前的合约歌手唱过的新年歌,包括邓丽君的新年好和迎春花,出版了题为“美好的一年”光碟,大概可以满足一些中年歌迷,回忆当年的青涩岁月。
至于马来西亚的庄学忠,他也出版了许多新年歌集,不过我比较喜欢他的“超级珍藏版的‘恭喜发财’新年歌辑”。曾经以一曲“新鸳鸯蝴蝶梦”风靡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的黄安也唱过新年歌,歌辑名称叫做“非一般新年歌:万事如意”。专辑共收录了五首新年歌,即万事如意、恭喜恭喜、春天的花蕊(闽南语)、迎春花和庙会,一首和新年有关系的“刮地风”,以及两首流行歌曲组曲。另外这张光碟也收录了一首钢琴音乐。他的新年歌辑,我推荐庙会和春天的花蕊。
咦,这两张是什么专辑?肯定是新年歌辑因为标题都是“巨星贺岁”。又红又黄(按黄即皇,富贵之意),听了一定大红大紫,大富大贵。
2009年1月17日星期六
新纪元学院之2009年1月风波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风波的主因并非是柯嘉逊先生想霸着毛抗不拉屎,认为院长职位是他的永久产业;
3.众挺柯嘉逊的人并没有质疑潘先生的才学,只是基于柯嘉逊续聘和潘永忠先生被聘用的“期间”和“经过”(有点类似时差的问题)太匆促,方造成挺柯嘉逊的人要求潘先生先别淌这趟浑水;
4.柯嘉逊先生和叶心田先生二人对学院行政主权和办教育的理念所抱持的立场的差异才是导火线。
不续聘柯嘉逊先生的争论只不过模糊了应该放的焦点而已。
看了这么多报道,我决定把以下三篇来自东方日报的分析结合起来作为“新元愤怒青年事件”的注脚。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press.php?TASK=news&TYPE=FAM&NEWS=2mX504jg07N99pw508wN1Tgm1l8v5Aed
根據邏輯推理,新紀元學院事件理當在12日的畢業典禮點上句號,誰也料不到在眾目睽睽,以及護駕人士的虎視眈眈之下,竟然會發生董總、董教總教育中心董事會以及新院理事會主席葉新田挨揍的大風波!
若說葉新田和他的護駕人士對新院學生毫無戒心,未免太小看《孫子兵法》歪讀歪解的功效。就像一般喜歡想像的咖啡店政客那樣,他們都料到畢業典禮會有人「鬧事」,只是,最會鬧也不過聚眾嗆聲、拉布條、唱歌喊口號,而且,並不難擺平。
即 使像行動黨的丘光耀當年在南方學院剃光頭,絕食抗議院方對他的禁令,也一樣可以讓人扛出禮堂之外。沒料到的竟是拳打董事長,而且孤身上陣,進退自 如,直教護駕人士防不勝防,顏面盡失。於是葉新田挨揍不期然成了新院事件外一章,既非上下集,也不是續集,只能借用長詩的體制加以處理。
現在,事情不只有了一個輪廓,還添加了眼、眉、鼻,只差一張嘴巴。林智肯,教名阿伯拉罕,今年僅22歲,從那一拳的力道判斷,誰都看得出他是男性。幸或不幸的是,他竟是新院戲劇系的畢業生,當天擔任前台工作,葉新田照本宣科,耳聽八方,沒料到變生咫尺之間,非戰之罪也。
22 歲的青年犯下這單有可能歸屬於嚴重致傷他人的罪行,既然落在警方手中,免不了捱受鐵窗之苦。而且,證據確鑿,將來控上法庭,也少不了判處數年監 禁。華社領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是將同情心從葉新田的身上轉給阿伯拉罕.林肯智。九旬華教元老沈慕羽先生躺在床上,還要力勸董事長以和為貴,便是一個鐵 證。
問題是,現在急的不是葉新田,而是林肯智和他的父母,他們的處境猶如貓爪下的老鼠,只能任人玩到殘!更何況,葉新田和他的人都非常期盼「拳打葉新田」是一項猶帶琵琶半遮面的陰謀,以便將戰果無限擴大。
董教總搞什麼教育
如果新院副院長莫順宗沒有翻雲覆雨,那麼,事實應該是,葉新田挨揍留院當天,他曾聯同戲劇與影像系主任孫春美等三人前往醫院探望,而孫春美也向董事長當面報告第一手資料。
這第一手資料是,林肯智打了董事長之後,才發覺自己犯下瀰天大罪,不知如何善後,唯有聯絡敬愛的老師和系主任孫春美。
在那短短的幾個小時裡頭,系主任處驚不亂,決定承擔一切可能的法律後果,向董事長傳達林肯智求饒的訊息。知情必報,是系主任的義務和責任;董事長當 然要賞識她忠於職守。代為傳達求饒口訊,則是老師護生心切,葉新田曾經擔任過中學語文老師,相信從孫春美的身上,也可以重溫到當年的舐犢情懷。
不幸的是,葉新田兩天後出院,卻有不同的說法。但是,聯袂探望董事長者,除了莫、孫兩人之外,尚有人事處主任梁健林和學生會主席李仕強。葉新田認不出打人者還在情理之中,忘卻病榻前另有兩人,顯然出乎常理之外。
尤有進者,董教總教育中心法律專案小組發言人竟然鄭重警告孫春美,叫她不要再發表任何阻擾警方調查的輿論。更指證她「給社會人士的一封信」的內容, 已牴觸《1947年劫持與刑事恐嚇證人法令》以及《刑事法典》「窩藏罪犯」條文。他的話說得非常明白,單憑信的內容,葉新田大可以向警方作出投報,如果孫 春美不識相,還要進一步澄清,便有可能犯上阻差辦公的另一項罪行。
董教總教育中心發表一份題為「所謂新紀元學院風波真相」的報告,其中一個段落指柯嘉遜院長竄改理事會會議通告的議程。現在又成立法律專案小組,一開場便向孫春美發出「封口令」,實教人弄不清董教總如今在搞什麼教育?
之三
http://www2.orientaldaily.com.my/press.php?TASK=news&TYPE=GEN&NEWS=2u1a0GyT0baZ9eRD07LR1xxV14W47BjD
(吉隆坡16日訊)家長捍衛新紀元學院行動委員會(家捍會)表示,穩定新院家長委員會(家委會)及雪隆捍董會污衊家捍會涉及打人事件,刻意且惡意擴大新院風波,令人失望,因此要求家委會和雪隆捍董會向該會公開道歉。
家 捍會今日發文告指出,在雪隆捍董會主席兼烏魯冷月縣發展華小工委會主席柯建生日前在記者會念出一份有關新院打人事件的聯合聲明。他們懷疑這是經過精心策劃 的陰謀,並表示,早在事情發生3天前,華教份子已從家長捍衛新紀元學院委員會(家捍會)發表咄咄逼人的文告和動作中,意識到有人會在新院畢業典禮上鬧場滋 事。
「當時,穩定新院家長委員會曾警告家捍會,勿搞出無理取鬧之事,而今,為華教史留下污點的暴力事件竟發生了。」
它說,據報導,有關新院打人事件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林姓校友打人並沒受到任何人唆使,是他個人不忿柯嘉遜不獲續聘。
家捍會對柯建生等人一而再的無理指涉本會與打人事件有關,刻意且惡意的擴大新院風波,表示非常失望。雪州總警長的談話已經證明本會跟打人事件無關無涉,雪隆捍董會必須向該會公開道歉,並即日收回他們無的放矢的聲明。
打人事件擴大不理智
它說,現在,孫春美講師曾在第一時間代表打人校友要求道歉一事的真相曝光後,董教總竟然對孫老師給予法律警告,使打人事件問題進一步惡化,不僅對案情釐清不利,說明了新紀元學院教職人員將面對秋後算賬的手段對付,將嚴重打擊新院的穩定與發展。
該會認為,對葉派支持者將打人事件的悲劇無限上綱,利用輿論,藉機打壓華教同道的做法,是不智與非理性的行為。
新纪元学院的教育并没有问题,在柯嘉逊先生的领导下,各课程都进行得很顺利,以中文系来说,其毕业生不少到了中国大陆和台湾继续学士课程,甚至进修硕士、博士。如果某方要顺水推舟地把愤怒青年打人的行为当作是新纪元学院的教育出了问题,不但是犯上了以一概全的谬误,也企图模糊了柯嘉逊先生和叶心田先生之间的矛盾,单独把所有问题推给了柯嘉逊先生,更是骂尽所有在新纪元学院教书的老师们-----这些老师都教坏了学生!可是,学生坏,老师必先变坏;如果老师坏,怎么还有学生可以获得奖贷学金到国外深造呢?
无法把话说得尽之又尽,模模糊糊好了,免得被人告!
2009年1月3日星期六
性骚扰1
(一)
2008年底,教很多华教人士感慨万千的是陆庭瑜先生被指控对女子做出性骚扰的举动。如果我们但从事件的描述、报道、举发等方面来看,陆庭瑜先生应该是对女子做出非礼的举动才对。且看非礼的定义:
非礼,是“违背礼法,不讲礼貌;或指对人施行轻佻猥亵等无礼或违法行为(多指男子对女子)”。报章采用性骚扰而非非礼,是因为非礼的罪行比较轻吗?
(二)
陆庭瑜是华社知名人士,这位老先生捍卫华教的热心和功劳没人敢否定,但是我敢说没有人把他当“神”看待。这起事件被揭发的当儿,新纪元学院风波也纷纷扰扰了半年多。可以说这段时间造就了两个词出现的频率突然提高了不少,那就是“造神”和“神化”。很奇怪的是,我到新纪元学院,时常会看到柯嘉逊先生,然而他不像神,却更像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我相信学院的职员和学生都没有把柯嘉逊先生当作神。至于有没有人把叶新田先生当作神,我就不清楚因为我没接触过叶先生。
(三)
从柯嘉逊先生到陆庭瑜先生,我都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他们对华教的努力,但是我相信没有人把他们当作神看待。然而,即使是神,如果他们犯错,为何不会被批判呢?现在是民智开发时代,《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连受英文教育的人都知晓,华社怎么会“迷信”神是高高在上的,是不可被批判的呢?所以,不管是不是神,我相信华社针对的是是非对错,并不会因为对方是“神”就把问题扫到地毡下。
目前他们两人也都各自被自己的言行或举止所困扰。要判断他们行为对错,我们的确只能从报道各角度来推敲,只有各方当事人或许最清楚。用“或许”因为至少有两个假设会影响我们的判断:
1.事情的发生有时候并非偶然;以及
2.各方的当事人在事发时状态如何。
(四)
回过头来谈陆庭瑜先生的事件。陆庭瑜先生当时的状态如何?被非礼的女记者当时的状态又如何呢?根据女记者的观点,陆庭瑜先生肯定有错;根据陆庭瑜先生后来的文告,陆庭瑜先生也认为自己有错。如今是女记者要不要接受陆先生的道歉,还是要控告陆先生非礼----我想,这就是整个事件的注脚。
(五)陆庭瑜先生曾经说过华人比较含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很拘谨。他鼓励老师学学西方国家老师的教法,对学生表示关切、热情。如此看法,我相信和我在教育学院看过Hyacinth Gaudart老师播话剧教学法的录像带里的镜头一样,老师是“动感”的。换言之,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很近。然而,说实在的,我当时认为在马来西亚的中小学都很少老师能够办到,因为东方国家的教育制度是以“授”为主,学生是处于静态的,而且华人的文化背景和马来人的宗教意识都不允许。
当杨清龙老师还在新纪元学院中文系当系主任时,有一回我们聊起了现今学生上课的状况。杨老师很难忍受学生上两个小时的课竟然要出去(上厕所、松松骨头?)三四回,他知道自己的教法比较保守,但是他就是很怀念八九十年代他在马大中文系时学生同样上两个小时却没有一个出去“走走”。我告诉他因为我们抄笔记都来不及了,怎么有时间出去!没想到,杨老师说了一句:“如果陆老(按:即陆庭瑜先生)还年轻,让他来教,效果可能不同。”我记得陆庭瑜先生为人很喜欢给人一个热情的拥抱,就问了一句:“杨老师是指他作风较开放吗?”杨老师笑了起来:“如果是女生,恐怕会当作‘老不修’。”当年天南地北的闲聊,没想到会对上了这几年来,陆庭瑜先生的“性骚扰”的指控。这里并非要替陆庭瑜先生“减轻”他非礼女生(根据报道)的罪名,而是感慨陆庭瑜先生是否因为一直提倡(或者应该是鼓励老师们)采用西方“开放式”教法或教育制度而习以为常,最终来到了晚年时期而不能收敛热情呢?
(六)性骚扰的定义虽然有,但是要鉴定性骚扰却不容易,因为每个国家的法律对性骚扰的诠释都 不尽相同。这与Mahkota大学里某学院曾经要制定职场性骚扰条约而无法定案的窘境一样。
以上是我知道陆庭瑜先生被指控进行“性骚扰”后浮现在脑海里断断续续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