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8日星期一

唉,马大……的地!

在2007年10月就传出马来西亚的马来亚大学要卖地!当然,正确的说:(绝对)是马来亚大学被征地。
你看更早的时候,马大的天空是一望无际的,只有穹苍笼盖巍峨古老神秘的校园。唉,叹一声无奈,只要你从斑苔谷走近新国大的胞兄,你首先被慑住的是几条巨大的蟠踞在马大斑苔谷牌楼前。是蛇,不是龙,以免玷污了传人的美誉。为了这些蛇,马大校园一点土地也已经转让出去,边界挪进了一些,换回几栋在钢骨森林里的旧建筑。而这些爬虫都是活的,每年每天每时每秒都看到它们的皮肤在蠕动,在路过的行人车辆上吸取日月精华,有时候连自己本身也变成在它们身上蠕动的一分子。从此,人们只能够不停地喂养它们,否则越过雷池半步。从此,马大的风水被破坏了……例如:大学PM有下无上、XZ处事朝三暮四……等,甚至园里DTC、PE、BP等被纵火!后者报章不报,担心惊动千千万万学子双亲,千山万水跑来慰问正在努力埋首于沙场的子女们。
如今,又传出马大的江山(是真的江和真的山)不保。在马来西亚全国大选前三天,就有人(马大校长、当时的政府可能会称这种人为“鬼熊”,但是爱马的人会赞扬这些人为“英雄”)通过短信诏告天下人:“去年2007年政府否认卖马大的校地,可是就在上星期政府宣布把校地卖给Gxxmxx。MT和AZ是这交易的促成人云云。”当时,很多互传短信的、互得短信的都露出狐疑的眼光--可能吗?虽然曾经有个传闻,但是马大高层都开记者会否认了,如今报章没刊登,马大方面也没有消息,在38来临之前,种种传闻都可能只是空穴来风,添加茶余饭后话题吧了。一些老马大生如我都一笑置之。
没料到,第12介国会上演之际,英文报星星发出一道耀眼的光芒:
The Star, Sunday April 27, 2008 , 这位仁兄----------------说:

Questions from MPs range from tenders to plans for UM ………
PETALING JAYA: M. Manogaran (DAP - Teluk Intan) directs his question to the Education Minister on plans to move the iconic Universiti Malaya to another site.
“If so, what is the purpose? What will actually happen to the existing site?”

民主行动党的Manogaran 要求教育部(应该是指向高教部吧?也许牵涉的是教育部!)解释打算把拥有(历史)象征性的马来亚大选搬迁到另一个〖好〗地点的原因,以及将在马大原址变什么把戏。我不禁要问:马大答应把校地让给人了吗?马大到底知道不知道校地给了人、给了谁?所有关心马大发展的人都会问,历史文化见证真的如此不堪一击输给花白的银两吗?作为一校之长的快乐的Yang Berbahagia拉菲雅总不能在尊贵的Yang Berhormat Manogaran出声时来个不理不睬吧?

2008年4月24日星期四

423、阅读日、书香日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由于近年来马来西亚华社渐渐习惯了“书香” ,所以阅读日也被称为“书香日”。“日”的成立,作用在于“提醒”那个日的前面的项目。假如昨天忘记了读,没关系,今天就拿书出来闻闻它的香味,而如果心里还是过意不去,今天不妨双倍读一读,但千万别为了阅读而阅读,因为那将是恶梦的开始,是悲伤的渊源……且慢!“别为了阅读而阅读”?岂非让不爱阅读的人多了一个不阅读的藉口?问题就在于人人(多数是老师、家长、社会领袖)都说阅读是良好的习惯,然而阅读为何会有好处?当我们的脑在想的时候,我们在接收信息,然后把信息解码,把“码”分解为我们能够理解的意思,再进一步启动我们的思想,以便思考、分析,最后把处理清楚后的材料输送给我们的身体各器官以便采取或不采取行动如回答、脸上出现表情、比手划脚等等。这些信息在记号、文字、录音和录象的出现后,我们很方便地重看、重听,进而重温自己和别人的说话或意见,启发我们即将的行动。由此可见,从古中至今没有国家不重视“士”,其原因“昭然若揭”。也因为这个关系,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有哪国的教育机构、教育家不推动“人民要阅读”的呢?
偏偏人不是单纯的,人是多样性的,而入脑更是复杂的,根源在于脑是“会想”的。有人(应该是比较多人?)看出阅读的重要,但是有人也看出阅读并不重要,只要“会想”就得了。理由很简单:记号、文字、录音、录象都是“想后的产物”,是已经被修饰了的,而思想的宝贵在于“纯”,因此会想之后,充其量只要说出来就行了,何必重听、重看、重温呢?对于这类人,你要如何说服他们接受“阅读重要”的堂皇道理?所以,我们就造了“文盲”这个词来驳倒他们,再搬出个理论:因为世界越来越复杂,人心越来越险恶,不会文字的人就是文盲,而“盲了文”就会吃大亏,所以你不想吃大亏,就不可以变成文盲,不想做文盲,就需要阅读了。

说到这儿,想到这儿,写到这儿,我自己也糊涂了--阅读难道就只是怕变成文盲吗?阅读本来是自由的,是带来乐趣的,是一种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习惯;阅读的材料本来是无拘的,是自由的,是灵活的,是有形或无形的。认真想一想,读学校里的课本,何尝不是阅读,读(看)报纸,何尝不是阅读,读(看)电影,何尝不是阅读〖题外话:有人看外文电影时,其实是在“读”电影,因为整套电影的了解是通过马来文或中文字幕的说明达到的〗,反过来“看”,看风景时,不可以是在“读”风景吗?中国人不是说过:行万里路胜读十年书吗?行路不是也在看路吗?看路不就比读书强吗?天!我在误导阅读的你吗?罪过罪过。

曾经亲眼见识国学校为了鼓励学生阅读,举办了全年阅读比赛。比赛的方法是把阅读过的书按照一定的报告形式(如作者、内容大意、出版社、页数)列出来,由家长、级任……签名证实。最低的参加比赛条件是至少读了100本。哟……废!

422是地球日,423是阅读日,那么424是什么日?

2008年4月22日星期二

再相信阿都拉?

都拉于4月21日宣布,首相署之下的Anti-Corruption Agency (ACA)或反贪污局将在今年底改名称为Malaysian Commission on Anti-Corruption 或“马来西亚反贪污Commission”,而且这个Commission将不再向首相署负责,而是直接向国会负责。 从2004年开始,四年多来,这位马来西亚首相一直声称要铲除贪污,并设立马来西亚廉正协会,推行廉正计划。

当电视台播报这则新闻时,中文稿把commission译为 委员会,若按照辞典的注释,commission确实有委托之意,因此在词条的解释里,commission就有考察、调查、委员等的说明。用委员会来形容这个即将变型的反贪污局对我而言也无可厚非,因为在语感上我对MCAC没有特别的不同,如并不认为它的规模会有很大的扩充,在脑海中它也许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所以是从A变C,还是会从C变A,充其量也是“一丘之貉”,噢,对不起是“异曲同工”。然而我略懂中文的的同事告诉我:“中文电台把MCAC说成反贪污委员会”,委员会的feel好像很小呐!”我楞住了,翻查?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2003年版第 241 页,commission(团队)有个如此解释:“a group of people who have been formally chosen to discover information about a problem or examine the reasons why the problem exists”例子有a commission on alcohol abuse or racial tension。然后再翻一翻《现代汉语辞典》,委员会的意思是:1。具有行政、立法或司法权力的政府机构,如贸易委员会;2。被指示去完成某项职责或执行某项信托责任的一级组织机构。而线上辞典对委员会的英文翻译是 1.a committee; a commission; a council; a Board (of) 。因此,我的语感应该没有错,中文的“委员会”其实可大可小,并非只能当作committee而已,换句话说,委员会并不只是马来文的jawatan kuasa 吧了。如此一来,当commission变成委员会的时候,委员会的feel不会小。这情况的出现主要是我们平常对某个词语的意思、用法都不够全面了解而造成的。

不过,话说回来,把commission当作委员会也有一点欠妥的地方,因为我们还不清楚ACA变成MCAC后,它的权力有多大,它的“委员”是“职员”吗?如果委员是职员,那么commission就不太适合,道理很简单:委员是“委”的,不是“聘请”的。

我们来看看报道:“阿都拉今天在吉隆坡推介第一届“2008年东合廉政对话会”时说,将反贪污局转型是政府四大改革计划的其中一项,以呼应公众对国内贪污问题的关注。反贪污局转型成为“反贪污委员会后,它将向国会提呈年报,并向国会的方反贪污理事会负责,以确保有效的制衡。”此外,阿都拉的政府也将立法保护贪污案的举报者和证人,并且将采取立即行动改善公共采购程序。” 又,根据官方新闻社马新社报道,“反贪污委员会”的人员将在未来五年增加至五千人。 从最后一句来了解,这个commission是固定的机构,服务人员会越来越多!
换言之,commission里的人会受聘,而非受委而已,因此用“委”就怕变成“萎”而名不符实。

2008年3月8日的马来西亚全国大选,成绩说明了人们渴望透明度,公信力和有意义的“政府”。在野党及民间组织向来不满现有的反贪污局的肃贪效率,其中两个刻板印象是:1。 反贪污局只是执政党用来对付政敌的执法机关,以及2。ACA只捉小鱼不捉大鱼。

组成独立的MCAC反贪污“委员会”时,阿都拉必须考虑到全民的需求,确保各方面都有具备能力的“代表”(agents or representatives or commissioners?),并能够反映多方的意见。否则,我想,很难看到马来西亚版的香港廉的出现。

回应母语日

南马的朋友揶揄我常常针对马来亚大学,不敢评Mahkota。其实此言差矣。马大是新加坡国大的双胞胎,如今看到一胞不如另一胞,当然要多“鼓励鼓励”,君不闻古人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吗?何况打是疼骂是爱,我不爱新加坡国大,所以才不讨论她,我不爱Mahkota,所以才针对她。我……马大,所以才常常扁她。理由充足吧?
没想到这回终于让我逮到Mahkota 的“痛脚”。话说……嗯,就让大家先读Mahkota在官方网页上发表的原汁原味的文告吧:
标题UKM rai Hari Bahasa Ibunda Antarabangsa UNESCO ke-9
正文: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UKM) telah menganjurkan sambutan Hari Bahasa Ibunda Antarabangsa UNESCO ke-9 2008, yang bertemakan “Meraikan Kepelbagaian Bahasa Ibunda dan Budaya Suku Kaum Malaysia”.Majlis dirasmikan oleh Naib Canselor UKM, Prof. Dato’ Dr. Sharifah Hapsah Syed Hasan Shahabudin di Kompleks Tun Abdullah Mohd. Salleh pada 11 April 2008.



图片:校长Prof. Dato’ Dr. Sharifah Hapsah Syed Hasan Shahabudin

Hari Bahasa Ibunda diadakan bertujuan untuk menyedarkan masyarakat Malaysia mengenai kepentingan dan sekali gus memberi pengiktirafan kepada bahasa ibunda (说得不错), iaitu bahasa-bahasa kecil咦,什么话,母语为何是“”的?)atau dialek-dialek minoriti (母语为何指少数人方言?)di negara ini(意指马来西亚,是这样吗?). “Sesungguhnya, bahasa-bahasa kecil ini perlu sentiasa dipelihara dan dipupuk. Ia kerana, apabila sesebuah bahasa itu hilang, maka akan hilang juga pertalian semula jadi dan simbolik antara para penuturnya dengan sejarah, pencapaian dan kejayaan yang merupakan sebahagian daripada etnisiti komuniti,” kata Prof. Dato’ Dr. Sharifah.
Prof. Dato’ Dr. Sharifah turut berkata, penggunaan bahasa-bahasa kecil ini (又来了)tidak harus dilupakan kerana ia merupakan keistimewaan negara. Ia adalah wahana penting dalam memastikan elemen-elemen budaya seperti sejarah, sistem nilai, sistem kepercayaan dan sistem sosial terus tersebar dan diwarisi. “Dalam konteks Malaysia yang terdiri daripada pelbagai kaum dan keturunan, persekitaran budaya yang berbagai-bagai sudah tentu merupakan persekitaran yang baik untuk pembangunan negara-bangsa Malaysia, iaitu yang multietnik. Oleh itu, kita tidak boleh membiarkan satu pun bahasa di Malaysia ini hilang (不过,这句很好噢!),” kata beliau.Sambutan yang diadakan buat julung kalinya ini turut memperlihatkan hubung kait antara bahasa dan budaya dalam konteks kepelbagaian bahasa dan budaya rakyat Malaysia (略嫌老黄卖瓜).

看!表演……






Mesej itu disampaikan menerusi persembahan lagu, puisi, cerita dan seni 12 dialek bahasa iaitu Kedah, Sino Kadazan, Punjabi, Ulu Terengganu, Peranakan Baba, Semai, Negeri Sembilan, Hokkien(福建话?何时福建话在马来西亚成了少数民族的语言?), Jawa, Telegu, Kelantan dan Iban.Hadir sama di majlis sambutan ini adalah Timbalan Naib Canselor (Hal-Ehwal Jaringan Industri dan Masyarakat), Prof. Dr. Saran Kaur Gill dan Encik Zaidi Abdul Hamid, wakil Suruhanjaya Kebangsaan UNESCO.
Sila klik pautan untuk papar persembahan Powerpoint sambutan Hari Bahasa Ibunda Antarabangsa UNESCO ke-9. (见http://www.ukm.my/ukmportal/News/unesco.html

如今,我爱Mahkota,所以评语出来了。批评得太少?哼,至少Mahkota大事庆祝一番,马大有吗?不服气?那,
看官,您有何高见

(要回应之前,问问自己--母语日在哪天?而且别忘了日前面的两个字)













谜底:
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Why 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represent universal values that strengthen the unity and cohesion of societies.The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linguistic diversity led to UNESCO ’s decision to celebrate 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When was it launched?The 30th session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UNESCO in 1999 decided that the Organization would launch and observe an 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 on 21 February every year throughout the world.

http://www.un.org/depts/dhl/dhlchi/language/的解释:
国际母语日 2月21日
1999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般性大会 宣布: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纪念国际母语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
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都不仅有助于语言的多样化和多语种的教育,而且能够提高对全世界各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团结。

2008年4月19日星期六

真的相信417的“道德胜利”?

数字确实玄之又玄,既不是19也不是21,就偏偏是20!此言无鼓励迷信之意,只感慨数字弄人,而人从出世开始便无时无刻不跟1234…打交道。马国前首相就任第四任首相7年之 后(看!中国人常说的七年之痒)面对党内纷争问题,最终坚决地在1988年干预一下律政。此举引发所谓的司法危机。如今追溯当年我的心情,老实说,并 没有太大的讶异,因为那才叫做马哈迪风头;也没有太大的悲情,因为一直都怀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孙悟空不会相信的话。更何况年轻时候,我周遭也有几位 朋友被法律陷害,在对方的辩护律师的帮忙下恶人然而得以逍遥法外,以至我甚至质疑好人有好报的必然性。走法律漏洞的确令我以一概全对律师产生偏见。曾 经想研读法律,幻想可以成为律师然后补正法律的漏洞。天真的我终于投法而去。

话题扯远了。话说马来西亚首相阿都拉在417日晚律师公会晚宴上,宣布三项司法改革步骤,包括:
1
。成立一个司法委任委员会推荐法官人选,
2
。发出抚慰金给6名在1988年司法危机中遭革职的法官,
3
。检讨司法界的服务条例及调高法官的薪金与津贴。

恕我愚昧,成立委员会来推荐人选与改革有何了不起的关系,是什么了不起的改革?任何求职表格里,难道不曾出现过推荐这个栏目?甚至学生在申请海外学位或奖学金时都得找人写推荐书。最关键的是,推荐其意义到底有多大?而司法委任委员会真的可以自由操作吗?它不会有黑手在背后干预吗?新加坡的朋友认为马来西亚政府的这项举措至少可以减少政治(人物)对司法的干预,而我认为:到底可以“减少”多少?
其次,以阿都拉为首的政府或内阁(?)已经同意1988年引发的巫统纷争真的导致司法危机?这项承认已经获得巫统各级党员的普遍认同?不管是英文报或 马来报,我只知道当马来西亚新内阁成立了,有人出来建议政府应该认真看待”1988年的司法问题以挽回民众对马来西亚法律的信心。然后不久,阿都拉 就做出如此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宣布我觉得是令人摸不着头脑因为我很笨,不明白阿都拉到底基于哪些合法的理由和经过审判而有力的证据来给20年前的案件做结论?。马来西亚各华文报章都大事评论这项宣布,也普遍认为这是人民等待了20年的迟来的春天,因为政府承认了20年前6名被革职的法官对国家的贡献。再恕我愚昧无知,20年前的之前,这6名法官的作为难道会因被革职而一笔勾销?他们6位是因为巫统纷争引发的政治与法律纠缠不清的问题而牺牲的,但是“国家”“政府”“人民”应该不会因为他们被革职了,而不分青红皂白地抹煞了他们对“国家"的贡献。举个连幼儿园里天真无邪的孩童都听过的岳飞的故事(为了强调爱国,如今幼儿园也开始上“高级”道德教育课),岳飞一生爱国爱到死,被奸臣秦桧令皇上下十二(注:不是二十)道金牌召回京都受审受判受死。可是岳飞对“国家”的贡献曾几何时不被承认?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有人也曾经要翻案,认为岳飞的作为放到今日中国有破坏中国一统天下,力求各民族和谐共处之嫌,建议将岳飞的封号“爱国将军”取消。试问,岳飞的爱国形象可曾从此被抹黑了、地位从此降低了?关键因素就在于正义就是正义,获得国家的根--人民的普遍认同才是关键,而这关键才是永远的胜利。如果我们要再思考,想想中国教育界也正对屈原、诸葛亮等进行“检讨”,对屈原的“爱国”行为进行批判,对诸葛亮的《出师表》进行“二度审核”。就不晓得这些动作会不会影响往后你过端午节的心情和读《三国》的乐趣呢?

唉,话题又扯远了!第3项的“检讨司法界的服务条例及调高法官的薪金与津贴” 也让我感到莫名其妙。司法界的服务条例暂且不谈因为其检讨的细节目前还不清楚,不过“调高法官的薪金与津贴”意思很直接、很明显,但是其意义何在?目前马来西亚的法官的酬劳待遇按照国情、生活水平等都偏低吗?倘若不是这个理由,在这个时候提出调高薪金予人法官曾经因为待遇不好而做出不太恰当的举动或者有行为偏差。此时,这建议的提出不合时宜。

无论如何,很明显地,阿都拉还是保留了掌控权终极权 因为他后来解释说:虽然司法委任委员会(Judicial Appointments Commission)有权向首相推荐法官人选,但是首相依然保留委任法官的最终决定权阿都拉也没有针对当年的司法危机做出道歉和进行平反,反而要大家放下过去向前看。今晚我非常高兴向各位宣布,政府建议设立一个司法委任委员会,以鉴定及推荐法官人选给首相,但是首相向国家元首提呈法官人选的宪赋权力依然保留。

说得难听点,阿都拉1988年身在何处?阿都拉2004年又身在何处?阿都拉2006年(当律师公会要2006年执政的政府调查1988年执政的政府〖即马哈迪当首相时〗侵犯司法机关,公布整个事件的真相时)又身在何处?当时阿都拉做出怎样的回应呢?

如今的动作难道不是为了跟马哈迪对抗吧了,何来真正的“醒悟今是昨非”?

所以,说到底,司法改革的意义存在吗?

2008年4月4日星期五

高素质的高等学府

星洲日报4月4日有一则新闻报道:高等教育部已设定目標,希望在2010年能吸引10万名外籍学生来马深造。 高教部的目的是要打造大马成为区域教育中心。据说,政府将在国內设立更多高素质的高等学府,同时也会在国外如雅加达、上海、越南与迪拜等地设置教育促销中心以招揽外籍学生。

值得细心咀嚼的是“设立更多高素质的高等学府”这一句。我并不清楚马来西亚到底有多少所高等学府是可以被标榜成高素质的。不过,我敢肯定历史悠久的马来亚大学和1970年成立的首间以马来文为首要教学媒介语的国民大学都没有这个资格!不论这两所大学或者其他本地国立大学如何标榜他们的学术人员在什么领域获得什么奖,都无法证明他们的素质有多高。我凭什么如此狂妄?

先看看何谓有素质的大学:
2008年3月26日,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称,教育的功能和理想乃是致力于照亮人性之美,这是“高等教育的灵魂”。100年前,大学校园里是一群与今天几乎完全不同的人,他们所追求的东西与今天大为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对真理的追求。“追求真理不管在当时还是 现在,都是照亮人性之美之光”。她认为,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全球的高等教育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个变动的时代中,高等教育依然 要坚守它的灵魂--发掘每个学生的独特才能,并帮助他们将他们独特的才能发扬光大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老师们,曾几何时已经沦落为;
1。乞丐:要看学生的脸色过日子--校方常常告诫老师要“友善地对待学生”,不要得罪学生,因为学生是大学的衣食父母。
2。推销员:得出外巡回“拉学生”--差一点写成拉客。
3。市场调查员:需要协助学院调查毕业生的出路,以便想方设法替在籍生增加就业能力。
4。研发部职员:必须申请国家研究基金做研究--研究不必非要跟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关。
5。保姆--终极任务。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却依然在高教部的一纸令下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值”为办学的最终目标(所以大学里每位学生都必须懂得“软技能”才获准毕业,每个学生都必须上过“企业领导能力”课程以及在校园里至少“卖”过一样东西,如卖炒米粉、制作书签、联络“外面”的商家参加“园游会”经营一些小本生意等),也依旧是填鸭式教育制度的畸形产物(学生永远等着老师的“完整”笔记,如果发现某项课题的参考资料不足,就死缠烂打要求老师让他们抄录老师U-盘里的资料等等,真是罄竹难书)--文凭工厂的代言人,试问没有创造力、批判力的学生为基础,又怎能叠架成有素质的大专学府呢?(按: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质量即素质〗的连串文章不妨造访这个网页http://news.sina.com.cn/c/2007-03-05/215112435903.shtml)

而我原本应该好好地钻研语文教育的,却参加了一个切合时宜的集体研究,名称就是“为大学生设定就业值和市场值的准绳”。


又:写这篇文章时,还没读过傅向红的文章(发表于4月9日,独立新闻网)。今天发表时已经是4月14日,故录其文章最后三段以做省思。读后,你会觉得十分有意思:

“对照西方这三波改革,马来西亚社会的教育改革至少落后60年。而我们的亚洲邻居台湾、韩国和中国,他们早在1990年代已经追随西方教改步伐,反思大专教育的办学目标和课程改革,重新把通识课当成重点。相对于这些亚洲邻居,马来西亚的改革也落后了至少20年。把大学教育视为生产工商业社会劳动力的看法,其实是倒退到西方的19世纪。

今天国内大专教育这个困居,一方面固然是国阵政府自1970年代以来,利用各种扼杀校园自由民主、学术自治自主的政策操弄教育之恶果。但是,我们如果欲追求优质的高教改革,我们必须自觉到,西方的高教改革,绝非由上而下,也非由政治领域之领导人带动,而是由自发、自主、自觉的学术社群主导。

若 国内大学只有教书匠,而无自发、自主、自觉的学术人员,共同努力打造学术交流平台,让学术同侪得以在其中反思、较量知识文明的发展,形成个别成员具备独立 精神人格,但却共同对知识文明有关怀的学术社群,主动提出大学办学纲领,那么我们的高教改革,将不过是政党之间角力的政治舞台,或者是继续成为特定政党集 团借以酬佣朋党官僚与族群利益的场域。”

-- 傅向红是自由撰稿人、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委员。
(全文见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6464)


2008年4月3日星期四

是掩耳盗铃还是充耳不闻?+坚持己见

虽然时间真的不够用,但是还是忍不住要说几句……
阿都拉毕竟还很眷恋权利。
阿都拉毕竟还没有自知之明。
也许,阿都拉正在以不变应万变。……
任何人都会解读老马、姑里等等等等等等……的话语,只有一句:请你下台!
假设不理会那些外人的罗罗嗦嗦,阿都拉至少应该清楚本身受欢迎的程度吧?
现在很流行民意调查、公投,阿都拉不妨也来进行个公开的民意调查。需要在民意调查的前面加上公开因为平民百姓常常会听到某个领袖,譬如校长(校长是学校的领袖,这…没错吧?)说根据大多数的委员或选民(对不起,是家长或老师)的意见,有必要把今年的家教协会年度大会展期,因为……。这种说词的可圈可点之处是“根据”和“大多数”,许多人会发觉自己不会是那个“根据”和“大多数”所说的“人”;如果勤劳的话,发几则SMS问问身旁认识的朋友,他们也会回答:“我没收到党领袖(sori,是校长)的询问啊!”因此,阿都拉应该做个公开的民意调查以便服众。

我当然,也没这个本事,更没有条件,要阿都拉对这次马来西亚全国大选国阵的“大亏本”负责。然而,作为一国首长(我有点困惑:是元首或马来统治者比较有权势,还是首相,即相等于总理,比较有权势?)绝对有必要正视2004年大胜和2008年大亏(不用大败,因为国阵还是赢取简单多数国会议席而继续掌握马来西亚政权)的关键差异,而非坚持“我还是获得选民的支持”、“国阵虽然没有获得三分之二强势政权,但还是得到人民的委托”等等敷衍了事的“宣言”。
我没资格批评马来西亚的首相和其他领袖,但是我还是认为阿都拉到目前为止他并没有显示他是个称职的首相。我正期待他会有表现出一国首长的尊严一天。

加“坚持己见”
报章、电视报道从3月底到4月中旬都陆陆续续发表了巫统党员对他们的主席阿都拉该不该下台谢罪的意见。我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谈我对马来西亚领导者风范的感受被说成在“干预别人的内政”,真的是何德何能啊!领袖倘若没有容人之量还可以自诩为“低调处事”、"听真话"、“想知道人民要什么来检讨过失”等等之辈吗?我认为阿都拉不算称职因为1。他不该说“老马也不是一样限制报章的言论自由?”;2。他不该认为大部分巫统党员还支持他,所以他没有必要辞职--尊贵的马来西亚首相:你忘了你是马来西亚全民的首相,不是巫统的首相而已。2008年的大选成绩还能让您老人家沾沾自喜是全民支持的国家掌舵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