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6日星期五

试答:“11A为何申请什么都落空?”

这是新闻标题:(彭亨‧立卑)彭亨州立卑县2007年度SPM优秀生杨允川虽考获10科1A及1科2A佳绩,但无法获得大学预科班录取,申请公共服务局(JPA)奖学金也落空,孩子多年来的努力成果没有被重视,家长倍感痛心。”而正文报道中有几项课题值得我们求索的是:

1。浮现的问题:焦虑的妈妈盘(应该是潘吧!)淑芳眼见孩子陷入失望之中,决定电邮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要求给予关注。盘淑芳今日(週五,16日)在其住家向星洲日报记者指出,孩子的华文考获2A,可是这不应该成为申请大学预科班或是公共服务局奖学金的绊脚石。……很多华裔学生因为害怕华文不能得到1A而放弃选考华文;如果SPM优秀生因为华文无法获得1A而申请被拒绝,是否政府在告诉大家不要报考华文?”
答复:2006年的SPM成绩在2007年3月公布后,2008年全国大选的备战期,马华国会综会长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四方乡亲父老,考获华文2A也绝对不影响申请成功的机会。犹记得当时还有大大大大的新闻发布会,黄总会长在众多考2A华文的“得奖”学生的陪同下亲自召开记者招待会,要大家(学生和家长)放心考华文,华文的成绩不影响“得奖”的机会。因此,潘妈妈不必担心华文2A会是申请JPA公共服务局奖学金不果的关键。另一个证据是,2008年也有没报考华文,但生物拿个2A,成绩是10个1A,1个2A的国中生也没“中奖”。或许,这消息可让潘妈妈稍微感到安慰吧。

2。浮现的问题:在去年,立卑县只有儿子一人拿到11科A的標青成绩,可是成绩最好的学生的申请却被拒绝。
答复:据说JPA奖学金设“固打”额,条件除了种族、州属之外,申请者来自城市还是乡村也在“考虑”的范围。立卑县到底是城镇还是乡村?我们不清楚JPA 对城乡的定义持何等标准。可当作参考的是雪兰莪州的万宜Bangi是被归纳入“城镇”的,因为该万宜的公务员的生活津贴是RM300,属于城镇级。立卑县是否和其他县“合并”来计算配额,则不得而知了。

3。浮现的问题:3个考获10科A的学生皆被彭亨州基金局邀请领取彭亨州务大臣表扬奖,可是11科A学生却没有受到考虑,到底偏差出现在哪里?
答复:我怀疑/假设那3个考获10科A 的学生其实都考取10科全1A的成绩。根据2006年以前教育部(?)、考试局Lembaga Peperiksaan Malaysia (?),和/或 JPA(?)〖用问号因为不肯定到底是谁建议的〗的计算法,假设学生M考9科而9科全1A的,得到4分的平均积分;学生C考11科而10科1A,1科2A的,得到3.97的平均积分。所以,在教育局/考试局/JPA的眼中,学生B的表现比学生C的表现出色!不过,我们也发觉有例外的、个案的、吵吵闹闹而成功的……等等的“例外中的个案”,唉,不提也罢!若根据常人的逻辑,10科1A和1科2A的排行肯定在9科1A之上,杨允川理应被邀请/表扬。因此,如果我的怀疑或假设是对的,那么杨允川没被邀请/表扬的原因就昭然若揭,得到“官方的标准答案”了。或许,这些教育家都用心良苦,不鼓励学生考太多科目吧。

新闻稿也刊登了潘妈妈致魏家祥的信的全文,我尝试点评,冒犯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

尊敬的副教育部长,魏家祥博士:

首先本人欲向您致歉,因为冒昧给您写信。虽然我已经通过適当的管道上诉,但我还是有更详细的话要告诉您。因为我知道您会为华社爭取,而且成功的个案也不少。〖评:“争取”原本就是马华2008年马来西亚全国大选的致命伤,马华与其他国阵成员尤其是污桶[按:抱歉,是巫统,此为手民之误]向来是主仆关系,常常要争取。争取成功了,就变成“协商有功”。“个案”更是可圈可点,到底华社面对的各类问题是属于多少个案累积而成的?〗

从小,我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业。〖抱歉,我不得不告诉您,这句话有语病。“从小”指的是您的孩子吧?我担心魏“博士”捉住这个语病,认为您胡说而把您的信丢掉。〗孩子在学业的表现上一路以来都是名列前茅。即使上了高中他的考试分数也会有90%以上。这都是他肯努力,肯奋斗。〖此句也有语病,不过魏博士应该明白〗因为他知道身为教师的父母根本无法送他到国外去求学。在2007年的SPM中,他终於考获优秀的成绩。〖点评:魏博士甚至马华总会长可能会说:“为何一定要到外国深造呢?本地大学也有很高的水准啊!就先读中六好了,以杨君的成绩表现肯定在STPM会更上一层楼。届时,可以任君挑选要到国外还是留在本地深造,机会不是更多吗?”〗

申请预科奖学金皆失败

那就是:10科1A及1科2A。身边的师长无不为他 感到骄傲,因为他是立卑县唯一获取11A的学生。很可惜政府忽视了他的申请。他申请的大学预科班课程失败了,公共服务局奖学金的申请也“泡汤”了。〖点评:见前文。政府有没有忽视他的申请,谁也不敢妄下定论,我倒是听到当时面试的“官员”说华人都比较kaya《按:不是涂面包的》,没申请到奖学金也无所谓,申请成功或失败只是面子的问题而已。这个论调,大家同意吗?至于预科班,其种族固打定得更高,咱们就不屑一顾。〗

他的同 学只获得6A就录取进预科,9A,10A皆获得录取JBA海外奖学金。为何他的成绩比別人標青却不能如所愿?他的课外活动分数也不比人差,获得总10分的 9.1。从小,他就代表学校、立卑县及彭亨州参加华语演讲比赛、国语团结杯演讲赛、英语讲故事比赛、华语歌唱比赛、华语诗歌朗诵比赛及国语辩论比赛等等。 我的孩子错在哪里?〖点评:我大胆问一问:他“中奖”的同学都是华人吗?据我所知,课外活动的标准很不一致,而许多申请者的课外活动都拿满分的。注:也有人说课外活动不算分的。〗

身边的亲友,同事,以及他的老师无不觉得惊讶,无不替他觉得不值。我在教育界服务了20年,丈夫服务了31年,所教导过的学生很多已经成功在社会上服务。这些学生都能顺利进入预科班,顺利申请到JPA的海外奖学金,而自己的孩子却望门兴叹,这是甚么天理?〖点评:如今JPA的“官员”都有个印象:做老师的,尤其是华小老师,很kaya,教补习就赚大钱《按:拜2007年“教师补习大逮捕”行动所赐》。何况华人家庭成员不多,一般是1-2个孩子,所以要供孩子到海外念书并非难事,而且可以向商业银行借贷。有的“官员”甚至认为华人是pandai cari lubang的,天下事难不倒华人。听得人都飘飘然起来了呢!〗

用功读书换来烂苹果

孩子不断对我说:“我用功读书,得来的是一个烂苹 果!”我无言以对,內心不停的〖按:“的”应该是“地”〗挣扎。因为我从他小的时候不断的〖这里“的”也应该是“地”;职业病,抱歉!〗告诉他:“只要你用功读书,你必定能像学兄学姐们,顺利申请以上的奖学金。”但是他的希望却 跌到谷底去了。魏博士,难道以他这样的成绩申请机械工程系还不能满足有关当局的要求吗?〖点评:〗

我们住在小地方,所具备的教育设备如课外资料,参考书,补习中心等等可说是少之又少。但他的成绩却又不比大城市的学生来得差。〖点评:抱歉,说实在的,如今SPM的成绩整体上真的比不上七八十年代的来得强。即使没有额外的参考书,没有上补习班,并不会吃亏,只要老师把考试技巧传授给学生就行了。换言之,A的质越来越虚,量则越来越多。〗

魏博士,您忍心让一个奋斗了11年的孩子失望吗?教育部遴选的准绳又在哪里?请给我一个公平的交待。相信一些成绩好而又落选的学生家长也深同感受。我们希望也相信马来西亚的教育是公平的,因为所有的莘莘学子都是马来西亚的子民。〖点评:唉,潘妈妈,若马来西亚的教育是公平的,今日您又何必写这封信呢?我希望您能告诉您的儿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跟他同病相怜的孩子很多,他们的怨言亦罄竹难书。〗

焦虑的妈妈上
POON SOK FONG
SJK(C〕CHUNG HWA 27200 KUALA LIPIS PAHANG 。


遥想六七十年代,很多华人父母都不知道如何替他们的子女申请政府奖学金,也都对申请结果“听天由命”,很少父母会上诉。可是,他们都含辛茹苦把子女栽培成材,而其子女大多也能够成才。今天,华人的权力意识提高了,但是偏差的制度仍旧大行其道。此矛盾冲突不只折磨身心,更扭曲了有教无类的原则。马来西亚教育部和公共服务局要落实的是一个透明(公告天下的)而规范(每年都一样的,可信赖的)的遴选和评估机制。打个比方:2008年初为2007年SPM考生而举办的海外奖学金面试还是存在不少缺点:
1。申请者要记得上网参加一项“心理测试”。问题是十分无聊的。
2。面试的方式可能因人而异或因地而异。有的十分简单,就只让组员自我分配任务谈论一个课题或者针对一个课题,组员天马行空地“闲聊”。以英语或马来语交谈,随君喜欢。(如何评估?评估什么?内容还是语文表达能力?)
3。有的申请者错过了之前分配的面试日期,可以即席要求随意编入一组“补上”。(很儿戏)
4。有的申请者放弃了,却被通过电话再三要求去面试!(用意何在?)

难怪马来西亚华人喜欢把获得政府公共服务局海外奖学金当作中奖!

注:选用的新闻稿来自http://www.sinchew.com.my/node/66271?tid=1(2008-05-16 19:50)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