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今天有另一种解释,指的是私下支持。
我要谈的不是“今天”的意思,而是真正的意思----把文章背下来。背的功用是自古认定的;说“认定”是因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师鼓励背唐诗宋词,到了廿一世纪今时今日老师在人云亦云的感染或启发下硬性规定学生必须背三字经或弟子规。看来大家都认定背可以潜移默化地经过长时间的逐渐发酵,打开“背”后的窍门,使学生到了他人生某个阶段时自然而然会有所顿悟。因此背的时候不需要明白背的内容的含义,只要日以继夜地背,背了之后会慢慢明白。这个“背后明白”理念一直延烧到大学,例如读中文的人,似乎被认定不会背经典就不像中文人。
我很纳闷:读文学史的时候,读儒林外史的时候。读红楼梦的时候,我们都与作者们同声同气批判八股,嘲笑背而乏味的迂腐老师,痛骂填鸭式的教育。这些责备的“背”后,都隐藏着“背”的副作用----食古不化。可为何今天还是有人继续要学生无意义地背呢?要二十岁以下的人背书应该难不倒他们,因为他们的脑细胞还很活跃,他们脑袋要装的空间绰绰有余不怕被柴米油盐酱醋茶填满。然而,背了以后,他们明白为何要背、如何应用“背回来”的东西吗?否则,背的行径与做八股有何两样?
我曾经背书,在以下的情况背书:
1.老师下令默写某名段或某名篇。
2.懒惰记关键词,只好囫囵吞枣地把笔记或讲义一字不漏地背,打算一字不漏地送还给老师。
3.参加讲故事之类的比赛。
而我总认为如此的背,其意义不大。
我也曾经要学生背,背一段或者背一短篇,要了解他们对背的感觉。有人认为:
1.背只是雕虫小技----这是惯于背的人或称背的高手的说辞。
2.背得很痛苦----这是没有联想力的人的哭诉。
3.背不就背囖----这是没有感觉的人的梦呓。
4.老师根本是公报私仇----这是从小以来一直被背得体无完肤的人的反抗。
5.得看背的代价而定----这是分数至上的人的算盘。
但是,一听到背一段或者背一短篇,很多人都表示“最好不要背”,因为这种的背毫无意义。
那么,怎样的背才有意义呢?你听过有人叫你背他家的地址或者背他的电话号码吗?没有。只听过有人吩咐要记得他家的地址或者他的电话号码。背跟记有什么不同吗?
背(bèi)有以下的意思:
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
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
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
4◎ 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
5◎ 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
6◎ 违反:违~。~离。~信弃义。
7◎ 避开,离开:~地。~井离乡。
8◎ 不顺:~运。~兴(xìng )。
9◎ 偏僻:~静。
10◎ 听觉不灵:耳~。
除了第5项,其余都跟正面的相反(1-4)或者负面的意义(6-10)有关。即使研究第5 项的意思,我们也看不出“背”有积极的效果,因为这里的背充其量不过是考记忆把录在脑海里的料“念出来”而已。
那么,记呢?
记 (jì)有以下的意思:
①在脑子里保留着印象:记忆|记得|记不清了。
②把事情写下来:记录|记账|摘记。
③记载、描写事物的书或文章:日记|笔记|《桃花源记》。
④符号;标志:记号|印记|标记。
⑤皮肤上天生的色斑:胎记。
⑥量词,用于动作的次数:一记耳光。
在《说文解字》里,记 ,疏也,是形声字,从言,己声。其本义是记住。在《广雅》里,记是“识”的意思。
此外,“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记”的文字含义是识记,在这种含义基础上,“记”逐步获得了它的文体意义,成为经史中一种专 事记录的文章体式。作为一种文体,“记”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 固。根据史志中以记名篇的书目数量和文学总集中记体文内容的变化和类目的增减,可以更客观地了解“记”作为一种文体其内涵发生的变迁 。
毋庸置疑,记的功用应该比背来得积极。因此,我们应该鼓励“记”而不是“背”。然而,我们也不能“盲”记,否则就变成“背”了。不要 把记变成背,就需要背 有意义的东西,那么背也就变成记了。
问题是如何鉴定所背的是有意义的呢?有两个原则:第一、背是个人主义的产物,是单方面的要求或者顺从,造成无意义的追求;第二、记也是个人主义的产物,但是二维的思考,是联想的发展,更是感情的集中营。如此一来,背得有意义,也就是记得很积极了。想想,若你会背李白的《静夜思》,却没有思乡的感觉,那么背来何用?假如你记起“举头望明月”时,眼前会浮现皎洁的月儿高挂,有人在玉盘中出现而牵动了你的情绪,这个时候“背”的效果才会带来意义。这也说明了懂得“识”(记的信息处理)词汇、短语如成语、名言或名句,比背名段、名篇来得实际(使用的延续,是活用的处理方式)。我相信的是活用知识方能活出自己。
1 条评论:
每次考试周的感触是:我也想用“背”的,可是我就是“背”不来;我唯有用“记”的,可是却也很容易忘记。最后,我选择“明白”和“了解”,结果我必须花很多时间,很多努力。无奈的,考试题目的设计,确实是非要“背”一些不可,请问不把某些经典名句或古文例子背起来,如何例证说明?为此,我常常感慨,为何我就是不能把成绩考好。
某些时候,我就是能够口述说明甚至讲解,偏偏在考试时,我就是考不好。是我文字表达能力偏低,还是我未能把“正确答案”写出来?这点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也不知道。或许,我空有学习的热忱,却没有读书的方法,不懂考试的技巧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