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1日星期一

从部分非马来语电视节目配上国语措施想起

国营电视台不愧是搞气氛高手!趁2007年尚未溜走之际,部长怕非巫裔,尤其是华裔,太寂寞了,更担心这群人忘记了国营电视台,连忙设擂台让非巫裔亮声亮相。我真怀疑到底马来西亚人干吗花时间读历史,因为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的目的是借古鉴今,历史的作用是维持和平。新闻部长理应知道国营电台电视台经历过的风浪,也理应知道如何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的多元社会里营造优良的生活环境。虽然部长昨天澄清“一些误解”,但是如果他真的有心让马来语/马来西亚语能够广泛应用,首先要让人民觉得马来语除了是马来西亚的国语,马来西亚公民应该会国语之外,也是可爱的语言。可爱不是强制而能够形成的,它必须有自己的个性。马来语在近20年来大量采用外来语,而且大多数的词汇是直接从英语转换过来的,它甚至放弃了本身即有的词汇,譬如弃rumah sakit不用,而接受hospital;弃kakitangan不用而采用staf。我在教育学院念马来西亚语教学时,教授就曾经感叹penduduk变成populasi,倘若国家语文局不设定规范圭臬,相信一篇马来文章可能会让不知者以为是英文的变体。因此,让马来语文拥有它的个性就犹如为什么你要吃巴生的肉骨茶不吃吉隆坡的肉骨茶、吃槟城的炒果条不吃新加坡的炒果条一样,个性是卖点,卖的就是可爱。换言之,部长的第一步是与其他部长商量如何使马来语散发出她可爱的魅力,使人有自动自发学习的冲动。

第二步是提升国营电视台的技术设备,除了把电台电视台数码化,也推出多语选择的便利。一个节目可以提供多语的声道和字幕让观众自由选择,并且能够在一天或一周内重播(效法有线电视台),如:把《三国演义》配上马来语和/或英语,提供两三语(即华+马、英)选择,我相信要达至部长所希望的给各族群了解彼此风俗文化哲理思维会容易得多。此外,由于好奇心作祟,也许有人会想听曹操、刘畚、关羽等如何说马来语或英语呢。或者极有可能会让人争论翻译的功夫到不到家,进一步掀起研究马来语的热潮或提高学习马来语的兴趣。

对于把马来语当作第二语文学习对象的华裔(不过不是全部)来说,以上两个步骤符合了推动学习第二语文所重视的内诱因素--驱动心(或称兴趣)和外诱因素--环境。

岁末感怀,聊以此篇作为2007的谢幕。



特别推荐:
《电视节目配国语的得失》作者:刘飞

http://www.sinchew-i.com/commentary/index.phtml?sec=15&sdate=&artid=200712281293

与《华与華》有关的简报


刊登于12月22日星洲日报言路版的一则简报,作者是佬子。

2007年12月30日星期日

想起傅吾康老师

今天跟老朋友聚会。
没料到竟然获悉傅吾康老师已经过世。10年前,我们一群傅老师教导过的学生写了一些学术文章祝贺他老人家86岁诞辰。后来就听说傅老师回去德国了,身体状况不允许他“云游四方”。傅吾康老师一生钟爱中文、中国,他第二回来马来亚大学当中文系客座教授时,开了两门课--明史和清史。由于两科都是必修的,我当初心里慨叹我毫无选择的余地。为何有“无选择的余地”之惧?事缘于庆华、慧仙等学兄学姐修过明史,在考场打开考卷时,他们都吓呆了--只须答一题,而问题也只有一题!因此,如果有选择,我当然会慎重考虑。上明史清史,手头完全没有讲义。相反地,傅老师只派课题范围,指定某同学负责讲解,而参考书大多数是以英文书写的。我依稀记得上清史时,我获得的是一本周策纵先生用英文撰写的有关清朝革命的书。如果只上清史一科,我想我可以看完,可是这科只是我们修读的十分之一而已。唯有冒险取巧,翻查中文记载的清史料,把书本和资料对照,才能适时在课堂里呈献讨论。坦白说,我当初念完了明清史,还不能想到如何把所学的应用到现实中,不过,我非常享受找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十分开心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因为相对于其他科目,当年中文系的老师还是比较喜欢单向的教法。

祝贺傅老师的论文集出版10年后,傅老师于2007年9月6日逝世于德国家乡,享年96岁。
安息,傅吾康老师。

隐私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05年,第1629页)隐私是不愿告人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好比我不想让人知道我戴眼镜,于是我配了接触镜,戴上之后就没有人晓得我有视觉的麻烦问题。何谓接触镜呢?接触镜的通称就是隐形眼镜。因此,凡是和“隐”扯上关系的必定含有躲藏、深藏、秘密的、不清楚等的意思,譬如隐恶扬善、隐疾、隐情、隐姓埋名、隐语、隐喻、隐衷等。那么隐私肯定是属于个人的,而个人的东西并非可以让我以外的别人随便看,随便摸,随便拿,随便爱怎样就怎样的,除非获得我的首肯。

何者属于隐私的范畴?我在想,假设我家里有一本绝版的书,有一天你来我家作客,就在我到厨房为你准备茶水的时候,你看到了这本书,不过你并没向我提起你曾看到这本书在我家里出现。我在想,又有一天,你和你的同事闲聊之际,你同事谈到这本书,很懊恼以前没买。你忽然记得我家收藏着这本书,于是你告诉你的同事……后面的发展不重要了。我在想,你在没有事先得到我的同意前告诉你的同事我拥有这本书,算不算是侵犯了我的隐私权?

我又在想,假设我的这本书不是绝版的,也就是把偏正短语“一本绝版的书”缩短成“一本书”,而事件的发展照旧,你是不是侵犯了隐私权呢?

或许你觉得我太小题大做了。那,我就说大一点。假设有一天,你正在散步,倏忽想起此时有个很精彩的电视节目,可是若走回家的话,可能会错过精彩中的精彩片段。凑巧的是我正在家里收看这个节目。问题是你我二人虽然居住在同一区,但是并不认识。你看了一下我家院子的门,唉,上锁了!你干脆跳过或越过门或者围墙进来我院子里,然后站在我家大厅门外观看,反正你没进到屋子里去,没偷东西,也没妨碍什么,只是要“看看”而已。我想:我可以不可以控诉你侵犯隐私权呢?

假设我家的院子的门没上锁(当然依照今日的社会状况来看,应该没有人不把门锁了又锁),你私下认为我是个好客的人,应该不会介意你“随便”进来,所以就把门打开,然后进来站在我家大厅门外观看……。我又想:我可以不可以控诉你侵犯隐私权呢?

脑子里想起《世说新语》这本书(不过并非刚才提到的绝版书),里头有个脍炙人口的记载:
刘伶常常纵情喝酒,放浪不拘。有一回,他在屋子里脱掉衣服,赤身裸体。有些人经过,见 他如此放浪形骸,便讥笑他。刘伶回答说:“我以天地做我的住宅,以屋子做我的亵衣(即 内衣裤),你们为何跑到我的裤裆里来?”
刘伶虽然放荡不羁,或许你会觉得他强词夺理(按:他真的强词夺理吗?值得我们思考思考),可是他这番话难道一点道理也没有吗?如果你的眼睛不往屋子里瞟,你会看到刘伶赤身裸体吗?他在屋子里赤身裸体会使得你“刺眼”吗?刘伶的反应是否在讽刺路过者侵犯了他的隐私权呢?

今天在马来西亚其实很多场合都在上演侵犯隐私权的事件。譬如:你到Jaya33去造访全球汉语中心,如果你认为你只需要找到升降机,跑进去按个号码就行了,那么你就只好一直呆在升降机里--它不会上也不会下!你或许得给中心打个电话,问问怎么回事。原来你首先要到询问处,告诉值勤人员你想到几楼、找谁。值勤人员接着向你要身份证(现在叫MyKad)或其他私人证件如驾驶证,以便交换一张认同卡。拿了这个认同卡,当你走进升降机之后,对准一个小小灯泡,在灯泡四周范围内挥挥卡,当灯泡亮起青色时,你就按一按X楼。好了,此时升降机才操作把你送去中心。问题是如果你身上没有其他替代“我的卡”的证件,那么你就需要给他“我的卡”。如果你不肯因为那是你的卡,对不起,你不能上去。我相信所有人都清楚“我的卡”是非常非常非常个人的,因为“我的卡”拥有许多功能,包括私人资料、驾驶证、护照功能等。想想,你放心把“个人”交给一个陌生人吗?为什么没有人提到“隐私”呢?私人界如此炮制并非首开先河之举,因为大部分的政府部门很早就实行了这个规矩。在信息科技发达的时代,难道就没有不侵犯个人隐私且较好的确认身份的方法吗?

讲到这里,我的思绪竟然模糊起来了。我十分遗憾在学术的殿堂,在培养自主的校园,竟然接二连三地发生跑到人家的裤裆里的翻版。俞扬阳和李松荣的遭遇追根究底都是不尊重隐私的后果。假设校方真的掌握了他们的“罪状”,难道没有文明的方法可采取吗?在神圣的大学里,我们需要动用语言暴力和肢体暴力吗?

所以,不管是什么东西,不管基于什么理由,只要是属于个人的,个人的隐私需要得到个人以外的别人的尊重!别人不答应你看、你摸、你拿,你就没有这个权力来看、摸、拿……。如果你要看、摸、拿,对方不答应,而你又非看、摸、拿不可,那就请先亮出自己的隐私,先证明自己的身份。

迷迷糊糊中,我的手机又响了。来不及接,电话就停了。咦,不是短信而是留言,断断续续地好像在唱歌:
头上是一片宁静的天啊……此处不留人,必有留人处。放眼世界会让你看得更舒服。

2007年12月23日星期日

意犹未尽吗?

每年阳历12月22日(偶尔21日?)是马来西亚华人传统节日,冬至。贺词虽然有些大同小异,但还是会令人感动,至少我看了这些短信后,感觉我没被遗忘。例如:
令人回味的香味,一粒粒雪白白的汤圆,能温暖冷冰手心的温度…
象征着冬至的降临,虽不能亲手送上自制的爱心汤圆…
但我仍然轻轻地对你诉说…冬至快乐!

有一则我相信是寄贺词者自己编写的:

冬至了
祝愿您生活
快乐安稳像
汤圆一样圆
满自在

很有意思,不仅文字堆积地像汤圆,扎扎实实、圆圆满满,连形象都那么汤圆!

22日很靠近25日,而25日又是宗教节日圣诞节(或称耶诞节),因此我时常会在20日开始从手机接收到犹如以下的祝贺词语:

让平安搭上冬天的快车道,让快乐与你轻轻拥抱,
让烦恼低头悄悄走掉,让吉祥对你格外关照,
让幸福对你微笑!先祝福你:冬至快乐!圣诞快乐!

把冬至和圣诞节凑合在一起,相信是这两个节日“靠”得很近的关系吧。然而我相信大多数是为了经济,也为了环保。因为25日也很靠近1月1日,所以我也收到这样的短信:
(冬)来秋去过一年,
(节)庆汤圆搓圆圆,
(快)讯飞传先祝愿,
(乐)庆圣诞迎新年。
祝22日冬至节,25日圣诞节,1月1日元旦三节连庆,
健康平安快乐。
不过,其主题是“冬节快乐”,不然何必把这四个字特别标上括弧。

有来有往是中国人的礼,我一时童心未泯,先在空白的信息荧幕上放置个“如意”团圆图片,再写上“咦,耶苏吃汤圆吗?…祝冬至吉祥团圆!”,然后就抽样地给几位寄了出去。心里很想知道这几位会不会回复呢?如果回复的话,答案是什么呢?我等了很久,终于有两个回信:

我forward而已。耶苏也吃汤圆,因为国际化。

这个答案很“烂”,缺乏创意。

“华”字下面不是有个“十字架“吗?可见华英一家亲,耶苏也吃汤圆。

这回轮到我冒出冷汗。几天前,已经有人针对“华”的繁体“華”大做文章,高谈华巫一家亲。如今有人引用“華”的简体“华”来解释一则信息两个祝福的根源,“forward"的那位现在可清楚何谓创意了吧!此时手机(不是掌声)响起,我鬼鬼祟祟地瞄了一下:

“老唐:贵子弟果然后生可畏,孺子可教也。新新说文解字必然轰动全球,
预祝声名大噪! 愚弟 许某 叩拜”

2007年12月19日星期三

华与華

大部分学子都知道华文是中文,许多学子也知道中文的中应该跟中国有关系,可是从来没有人想追根究底到底华文的华指的是什么。由于马来西亚课程发展司、马来西亚考试局、马来西亚考试理事会,各大专大学里的中文系给中文这个科目采用了华语、华文、中文等不同的名称,有学生做了出个结论:因为小学的中文科称为华语,中学时摇身一变成了华文,中六(大学先修班)的中文科就干脆叫做中文,所以由“华”到“中”是紧贴着从“小”到“大”的演进的,也等于是“中文”比“华文”高一等。哈哈,我说一言难尽,不过倒是可以谈谈“华”字的意思。

根据杨洪清和朱新兰编著《现代说文解字》(1999年),华字的第一个解释(念第二声)时,意思有1。繁盛、2。精华、3。我国〖按:我国指中国〗古称华夏,简称华,和4。铺张;华字的第二个意思(念第四声)指的是姓。此外也提供说明:金文从艹,下象花形。“花”的本字。隶变作華。今从十(完美),化hua(标第四声)声。字(念第二声时)和声旁异调。有图为证: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字典》(2004年)记载:华有两个读音,即hua第二声和第四声。念第二声时,有两组意义,第一组包括1。古文同“花”、2。繁荣、3。虚华、4。光彩、5。太阳或月亮周围由于光线在云雾中衍射而形成的彩色光环、6。(美好的)时光、7。敬辞,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8。(头发(黑白的混杂,以及9。事物最美好的部分; 第二组1。指中国(古称华夏,后称中华,简称华),和2。指汉(语)。当念成第四声时,有两个意思1。山名,如华山,和2。姓。(见160-161页)

此外,左民安的《细说汉字》(2005年,474-475页)如此解释“华”字:






这是“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花”字。金文(第一个字)的上部就像花的形状,下部是花蒂。第二个字是小篆的形体,其上仍有花形,其下为花蒂。第三个字是楷书的形体,变得很复杂。第四个字是楷书简化字。“华”字的本义就是“花”,如……又因花儿是美丽的,“华”字又可引申为“华丽”,如……。“花”字是后起字,到了后世凡开花之“华”均写为“花”,而不写“华”了。

我觉得我的解释十分透彻,学生应该了解华与華跟中都拥有平等地位,俗语说的平起平坐。没想到,马上就有学生指出缺点,“老师,你引用左民安的说法根本是“OUT”,他没说明华和中的关系啊!”顾不得是OUT还是IN, 我一秒也不迟疑地回答:“这不是OUT的问题,而是学术的问题。左民安的解释是要确定华字的历史演变,证明从金到楷,其字形是对的,符合杨洪清、李行健等的说法。”

话一说完,有几个学生趋前张大眼对着荧幕睛瞧上瞧下,要证实没有看少了什么。多少对眼睛相看后,有个学生信心十足地抛出一句:“老师,我们肯定这些人的说法还有不足的地方。”哇塞!难道马来西亚出版了新新说文解字?“没错,老师!华字的另一个意思的确含有华巫一家亲的意义。”此话一出,其他学生都一个劲儿地点头。此时,两位女学生起立,鞠躬,比了个请求出去的手势并看到我点点头后就从旁门走出去了。

看出我满脸错愕,一头雾水,这位学生“领袖”徐徐道来:“老师,中国知名书法家黄庭坚,在900年前书写的'华'字,是由'巫'所组成的。巫是马来同胞,而传自900多年前的'华'挥毫字体,也是由'巫'组成的,所以华巫原本是一家,融合在一起。“就在此时,刚才走出去的两位女学生回来了,其中一位手中似 乎拿着一幅中国画。

再看到我满脸迷惑,这位学生领袖又以最简单的文字对我说:“繁体的'华'字内坎着'巫'字,证明早在约900年前,古人就明白华巫必须合作的道理。”也就在此时,只见一位女学生拿出一幅字画,由另一位女学生协助慢慢地打开……进入全班的眼帘的是一幅临摹北宋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的墨宝的字画。这幅字画是一个大大的“華”字。特此扫描以飨大家:














当时有的学生认为華里没有巫,有的认为只要在中间的部分把两旁好像丝的“尾巴”去掉,就会出现一个巫,也有的认为有两个巫,如果把三横当作四横看待

可我一看,却笑弯了腰,嘶叫连连,连学生都给那万马奔腾的狮子吼吓得慌张失措。我猜当下一定有人以为我'笑'了。我不以为然地在白板上写了个大大的“巫”,搬出陈政著作《字源谈趣》(2006年),打开第181页,不惜花费时间和力气把这一页扫描,然后投射在荧幕上大声地念:“看! 右面的大白文图是由四个象形独体所构成的一个图形文字,就像一个人在驾御着几头马猪等畜兽作舞蹈之状。这是什么人?是上古时代管马医马的'巫马'官。这就 是最原始的'巫'字。'巫'在奴隶社会里是位高权大、声势显赫的人物,传说能以舞降神,故凡是对天地山林川泽神祖举行大祭时,必由'巫'大显身手,大跳其 舞,以请神灵降福。除此之外,'巫'还掌管记史、司礼、教育等文权。因此,这个图形文字该是'巫'的初文。”我越说越兴奋,不过学生误以为我越说越激动, 趁我停顿的时候,抓紧机会一边递水,一边安抚我说:“老师,你休息休息。第182页我们自己看就OK了。”真是一群善解人意的后生啊!我就不多费口舌了,总而言之,明白了字源,学生们应该了解华字或者華字就算里边有'巫',怎么可能跟马来同胞联系起来呢?

没想到那位学生“领袖”举手发言了,竟然就是:“老师,'巫'字'怎么可以'没有'马来人'的意思?”
“料想你的灵感大概是来自马来西亚的马来人被称为巫裔,马来文曾经被称为巫文……”
“还有巫统。”话没说完,立刻有人插嘴。
“没错,是有这样的称呼。不过,……”
“哗,岂非把马来人当作上古时代管马医马的'巫马'官?”话没说完,立即有人插话。
我提高了声量,连忙澄清:“我不是说'不过'吗?话还没说完呢!'巫'跟马来同胞扯上关系是音译的结果。Melayu在古时曾经翻译成'巫来由'之类的 词,是音译词的其中一个音节,就好像Malaysia是马来西亚一样,跟'马'没有关系。明白吗?”

学生领袖还是不甘心,他竟然提议联络东汉的许慎,听听他的说法。我形容他胡闹,同学说他走火入魔。而他冒出了一句:“SMS给他!”有人问:“几号?”“先按xs,空一格再按swjz,然后传送到44444。”现场突然犹如山洪爆发,天崩地裂……。

我脑海一片空白。耳际传来:“柔佛水灾……开始好转;吉打恶化……”。原来是隆坡一梦。就在我回神之际,看到手机有未接短信,随手一按,显现在荧幕上的是:

“马国新新说文解字日后必然自成一家。许某甘拜下风。”




(按:本文部分文字或图片直接引述/引用自马来西亚星洲日报17-12-2007的新闻稿)

2007年12月17日星期一

我的开场白:2008年的展望?

研究、观察写报告 Research,Observe,Writing Report......






2008? Vision 2008?






排名Ranking



(按:图片来自马来西亚星洲日报13/12/2007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