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小考:
粽子(英文名:glutinous rice dumpling)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民间有互相送粽子以纪念这一天的习俗。
端午节小考:
时至今日,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从2008年起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由于吃粽子和赛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2006年5月20日,此民俗节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剪贴 http://baike.baidu.com/view/2567.htm#2 :
很多亚洲国家或地区也有端午节,但是各地的传统习俗各不相同。
中国的端午节
中国南方地 区端午节习俗保存较完善,也较北方地区气氛浓厚,各地纷纷举办各种规模的赛龙舟活动,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虽然不一定代表端午节本身的纪念屈原的意 义,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不知道它代表的含义,但这种习俗一直保留着。台湾端午节习俗与中国大陆南方相似,但略有不同。台湾俗称为“五月节”(按:中国大陆北 方地区也叫五月节),是台湾民间三大民俗节日之一。韩国的端午节
朝鲜半岛在 人类学和历史来说,都和中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朝鲜半岛各地民族可能与中国各地曾经以相同的方式庆祝端午节。不过,当这些人民散居在朝鲜半岛各地,他们 各自都把端午节本土化,并以各自的名字称呼这个庆典,例如:天中节、重午节、端阳、五月节、戌衣日、水濑日等。这些庆典,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例如,已在 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江陵端午祭,就是江原道江陵市当地人民庆祝传统上庆祝端午节时的习俗。
【从此让中国不敢掉以轻心!】
日本的端午节
日本的 端午节又称儿童节,是男孩子的节日。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竖起鲤鱼旗,吃粽子和柏叶饼来祝贺。竖鲤鱼旗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有中国“望子成龙 ”的意思。从下面看鲤鱼旗,浮现在蓝天下的鲤鱼很像在水中健壮地游。另外,为了避邪,把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将菖蒲放入洗澡水中洗澡。说到避邪,还有着这么 一段传说:从前,有个叫平舒王的君主,诛杀了一个不忠之臣,这个奸臣死后化为一条毒蛇,不断害人。有个有智谋的大臣,头戴红色的蛇头,身上洒满菖蒲酒与之 激战,最终制服了毒蛇。从此,在端午节时,插菖蒲、熏艾叶、喝菖蒲酒,就流传开来,成为传统的风俗,日本人称“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端午的习惯是在日本的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到现在,与中国的意义大不相同了。中国是在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为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和举行赛龙舟活动 的;在日本,主要是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叶饼。菖蒲因为叶子的形状像剑,被用来避邪的。另一种看法是,菖蒲是中药,能够消除病魔倒是真的。在日语中“菖蒲” 和“尚武”是谐音,因此日本端午节又渐渐地变成了男孩子的节日。至于为什么端午节定在5月5日,或许是从中国传过来变了样也未可知。 虽说中日两国的端午节意义已不相同了,但中日两国的文化还是源远流长。就说端午节吧,中国有插艾蒿避邪风俗,日本有插菖蒲避邪之说;中国有鲤鱼跳龙门的故 事,日本有挂鲤鱼旗的风俗。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举凡教科书所见都以“屈原、诗人、爱国 + 粽子、赛龙舟”为编写课文的蓝本。这里想提一提的是屈原的爱国之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有“屈原的死是愚忠”的辩论,怕年轻人有样学样。今天我们还是坚持屈原是爱国诗人这种说法,也就是肯定他的爱国精神,因此,文章或媒体报道都不忘加了一句:屈原选择投江自杀是有其历史背景的,或屈原在当时社会环境条件下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其实,如果我们把屈原的爱国换成“殉国”,就跟殉情一样,我想,我们就不需外加什么历史背景、什么没得选择等替屈原的死“说好话”等多余的解释了。殉情、殉职、殉国是个人的选择,既然是个人的选择,我们又如何批判得了这么多呢?
越南粽子 缅甸粽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