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5日星期六

何谓大马华语

正如英语有地域性的分别,华语也一样面临变异的问题。
关地域分别的承受度,一般学者大多采取宽容的态度。中
国国
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语委)固然坚持推广规范、标准
的汉语中文,不过他们也明白区域性差别的可贵处--既可更
快地帮助推广汉语的学习(虽然不标准),也能够突出当地的
文化特点,因此他们并不否定汉语文有地域性差异存在的必要
现象。
说到文化特点,跨文化的沟通倘若可以在共同的语言基础上寻
找差异,那么社会学者就可从中衡量该族群文化受当地文化融
入的程度。我本身有过如此经历:我在槟城时对当地人使用的
华语词汇很感兴趣。学校譬如教科书(华文课本)课文和当地
华文报章都采用“巴刹”来形容以出售蔬菜肉等食品为主的市
场,但是在对话时,“万山”却是比较常用的词,何况在槟榔
路有所菜市就取名为“吉宁万山”。我曾经误会“万山”是槟
榔屿福建话的词,因为当地福建人多,而他们用福建话表达
“巴刹”时,又喜欢用“万山”。(后来的后来才知道这万座
山其实是英文bazaar的音译)。至于“巴刹”,我一早就认定
它是从马来文的pasar汉化而成的,可是我的脑海里实在想不出
pasar的华文相关词,当时的华文老师也只能回答:“这个地方
华文和马来文也都叫做巴刹。”,证据就是平时的作文练习和
考试的作文题目都出现过类似“巴刹风光”、“去巴刹”和“
巴刹的某个早晨”等。话说我曾经就这混乱的情形向槟岛朋友询
问,没想到我又得到“另一个结局”:华人管菜市场叫“万山”
因为那里天天人山人海,犹如千山万水,所以叫着万山,而巴刹
本来就属于华文的词汇,马来人借用了华文的巴刹,从此马来文
才有pasar!他们很有信心地表示很多词都是马来文从华文中借
过去的。朋友的话困扰了我很长的一段时间。
实际上,语言的使用如果没有一些标准,真的会让学习的人无
所适从。从乐观的方面看,我经历的语言困扰可探索华人如何、
到何程度把当地的文化(语言只是其中一个指标)融入了他们
的生活。那么,我们肯定承认有“大马华语”这个事实,可是
“大马华语”的特色是什么?王一典于3月15日
字里行间栏目
写了篇《大马华语》,文章结尾如此写道:

李国煌说,他用了多个月的时间,才把“大马华语”戒掉。我爱国深切,纳闷于这句
“大马华语”。
“大马华语”是怎样的?低音华语?发音不纯正,搞不清楚阴阳上去?
新加坡华语也不见得特好吧?一百步何必笑五十步?
噢,我不是打击马新两国的合作。这只是纯粹我个人见解,可以不理。

大马华语(这里指的是口语或说话时采用的语言)跟其他地区的华语一样(诸如印度尼西亚华语、新加坡华语、美国华侨华语等)不只在语音、语法、词汇这三个语言组织分子上与中国大陆或台湾的汉语华语有异。大马华语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很自然地使用或在话语中穿插或直接采用英语或马来语或汉语方言的词汇甚至是语法。这种习以为常的现象是语码转换或语码夹用的后果。例子有:
1。待会我们去supermarket去。(而且连用两次“去”)
2。can 帮我去photostat啊?
3。教授,不要用powerpoint bentang,可以吗?
4。下个semesta〖按:注意不是念成semester〗不offer那个kursus。
5。这个weekend要赶两个project(projek?),pengsan咯。
6。你不要sia-sui〖按:福建话〗我们。
特点是说的人很顺口地、非常自然地说出来,并非为了加强语调或者表现幽默而说的。

新加坡华语当然不比马来西亚华语好,因为新加坡人经过了20年的特意的语言转换(以英语为导向)环境后,华语文的程度犹如江河日下,新一代的年轻人大多数不喜欢讲华语,即使讲华语也喜欢夹杂英语词汇,足显年轻一辈华语词汇不足的窘境。李国煌并非有意贬低马来西亚人说的华语,而是指出马来西亚华人说华语时可以穿插了几种语言的词汇的习惯。如果他回到新加坡,采用大马华语跟新加坡人交谈,相信原本华语程度已经很差的新加坡人必定听不懂。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