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SPM华文的学生都是华文语文能力强的……这句话是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1。有没有统计数字(数据)来支持这个观点;
以及更重要的是:
以及更重要的是:
2。这句话能不能接受为获得SPM华文科1A成绩的考生人数2006年占2.1%、2007年占1.4%的注脚呢?
尤其是第2点,据说就是因为考生的华文语文能力强,试卷的题目都难不倒他们,以致分数无法确定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可以想像获取高分的考生人数应该是太多了。为了符合“正常(惯常)分布状况”(normal distribution)的成果逻辑,马来西亚考试局(Lembaga Peperiksaan Malaysia,简称LPM)只好提高所谓出类拔萃(1A)一群的截止点(cutoff point)。考试局能够以正常分布状况来处理学习能力表现是有原因的,即负责出题者都事先依照“2困难5平常3容易”审题方式设计题目。若这个假设是常理,那么某科目的考生整体表现也距离2-5-3不远。换句话说,我们大概可以看到1A+2A是约20%,3B+4B+5C+6C约50%,7D+8E+9G约30%。惟我们也不能否定凡事都有例外的存在。
我的谈话好像没有中心点,就是上海人所说的缺乏“抓手”。我私下揣摩,该是在目前这个阶段说什么“试卷的题目都难不倒他们,以致分数无法确定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可以想像获取高分的考生人数应该是太多了。”的假设太不着边际、太飘渺了。我得回头去研究研究试题,还得去摸索批改标准才能够找出一些蛛丝马迹,理出个头绪……
1 条评论:
扪心自问,大马华裔学生的中文水准到底有多高?“差强人意”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也不懂,造成媒体滥用,将其理解为“程度差劲”。我的天啊!
试问,有多少学生为提高华文水平努力过?有多少华文教师真正口操流利标准中文,手写熟练精准中文?我所见识过的所谓“华文专家”,连中文最基本的语法和读音都无法掌握,说一口“破碎”华语,写一手语病文章。我的天啊!好好反省吧!跟中港台的中文考卷相比,大马的出题水平算是小儿科程度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