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3日星期三

我们的怒吼有谁听到?

是会意字,从口从孔,有大声呼叫的意思。如此看来,部件“孔”应该是大(声)的意思。根据字源,孔是指事字,左边的“子”是小孩子,右边的部件是指事符号,在金文原本出现在“子”的上头,表示婴儿头顶上尚未缝合的地方。所以,“孔”最初是小洞的意思。后来孔被引申为“很”、“非常”、“甚”、“大"的意思,比如“孔武有力”中的“孔”,就没有小洞的意思。

想到这个字是因为到了今天还是有人禁不住提起蔡细历的光碟事件,而就在这一两天,蔡主角也自己引用他的“(向人民)道歉”、“敢做敢当”、“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任”等名句来评论别人的事件。其中中文报章的某些论文会抛出要读者省思的观点,即为何其他牵涉比较严重的败坏道德的行为如贪污腐败滥权不公没获得公众的“热烈”讨论,而且似乎没有人要求涉及者下台或负起责任。因此这些文章的结论是公众比较喜欢看人家的隐私,比较热衷于知道人家的私生活。

我只想发出一声怒吼:谁说我们人民没有“热烈”要求掌握司法权力者和警方把办事不力者、涉嫌贪污者、偏袒自己人者、攫取财物性命杀人者全都绳之以法呢?

每每有任何损害公众利益的事件发生时,各报的言路版都纷纷刊登“呼喊”“呼吁”“怒吼”等等批判的文章,全国版或地方版也都适时地报道公众的看法或意见。咱们别碰政治、经济、教育这些“大块头”的领域,就拿2007年5-6月,当马来西亚南部发生越来越多的攫取财物伤人杀人案件来说好了,有哪个老百姓不悲愤莫名,不对警方保护人民的能力质疑?最后甚至,全国在6月中总动员发起“全民拼治安”运动要求当局重视社会治安亮起红灯的严重问题。

难道我们人民看到或听到某某人贪污或者某某人打压某某人时都保持沉默,都鸦雀无声,都对社会不良现象无动于衷,只因为这没涉及个人的隐私吗?当我们看到不谙华语的教师被派到原本还在喘气的华小教低年级的学生时,社会人士都不闻不问,只因为我们只对揭发人家的私生活感兴趣吗?当我们的大学生面对不公平的对待或处罚时,我们都避而不谈,因为我们只是想知道这大学生到底有没有收藏色情的东西吗?是这样吗?

我只知道我们的怒吼到处都听得到,只是无论多大声,都被有关当局、涉及者、当事人当作耳边风……一直到大选的跫音近了,我们才有那么一点希望看到对方的动作。这些动作通常都通过拨款、提升服务(如装路灯、铺柏油)、批准放假或重建、增建或重新开放等在很大程度上跟钱有关系的管道来安安抚抚被当局、涉及者、当事人认为是平庸而又善忘的我们这些“小人”!

3 条评论:

Mr Wai 说...
此评论已被作者删除。
Mr Wai 说...

老师说的没错,不是我们的文化还没到注重“大件事”的水准,而是“高层”们都将我们小看了,低估我们的智慧。

所以几个月后的大选,学生我必然回国投票,虽不至于改朝换代但也要用本身权利教训执政者。

JY 说...

老师,最近这些所谓的国家大事看得我有想作呕的感觉。不是我们的怒吼不够响亮,而是高高在上的人根本就把耳朵掩上!有时候真想干脆什么都不管了,安于自给自足地活在自己小小的世界。然而,若人人都不再关心这片土地,人人都麻木不再愤怒,我们的“怒吼”声岂不显得更缥缈无力?
这是个民主的国家(是这样吗?),谁说我们人民不能要求十全十美的政府与领导人?政府=人民的公仆,做得好则留,做不好则解聘换人,我管你什么私德、公德,还是大事、小事!